鑰匙就像我們的影子,時刻陪伴在我們身邊。
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是隨身帶著一串鑰匙,這串鑰匙有可以打開家門的、車門的、單位門的、辦公桌的、箱柜的等等……,只要在我們生活、學習、工作、出行中需要加鎖的東西,就離不開鑰匙。當它被我們遺忘、丟失時,我們的心情就會沮喪,有種失落感。總會想盡辦法去尋找它,總會絞盡腦汁地開啟我們的記憶,回想它是何時、何地離開了我們,總是期盼著能找到它,重新回到自已的身邊。
這些年我常常因為丟失鑰匙而煩惱。前些日子去參加朋友孩子婚禮,回來后發現我的一串鑰匙不見了。發動大腦仔細回想整個過程,清楚地記得出門時鑰匙還在,可是,只是來去乘車,參加了一場婚宴,它就不見了。怎么也想不起來這串鑰匙丟在了何處?家人幫助我回憶,為我著急。于是,抱著希望詢問了有關人員,希望奇跡會發生,能找回鑰匙。但最終還是沒有尋到它,心情很是沮喪。只好將丟失的鑰匙全部重新配好,讓它再次回到我的身邊。
鑰匙的丟失,也會帶來一些麻煩。有時人們在丟失鑰匙后,不是重新配置鑰匙,而是更換新鎖。主要是為防范風險,戒備之心猶存。如今城里許多房門都是防盜門,加裝了八點鎖緊,防盜效果甚好。這些戒備之舉將人的善良本性牢牢地鎖住,將人間的信任鎖進了人的思想觀念之中。為什么呢?因為在當今社會中存在著各種各樣詐騙、偷盜現象,需要人們不得不對其進行防范和戒備。
鑰匙在讀懂鎖時,與鎖相融,觸動鎖心,才能把鎖開啟。
善良、誠信的良好道德品質,就像一把鑰匙,它能開啟人內心的防范和戒備之鎖,打開人的心靈之門。倘若我們每個人都堅守人的善良本性,摒棄人性中的貪欲之惡習。以“誠信”為準則,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互信關系,相互關愛、友善,人們無需防范和戒備。那么,我們就可以不需要鑰匙和鎖,家家都可以夜不閉戶,門不上鎖,社會和諧穩定。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生活目標,你說難道不是這樣嗎?
人活著就有許多事情要做,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有目標和結果。學生解題時的分析、步驟、答案;工作中的計劃安排、實施過程、完成情況;科學探索中問題的提出、知識的積累、目標的實現。這些事情都如同“鑰匙和鎖”的原理,分析、步驟、計劃安排、實施過程、問題的提出、知識的積累就是鑰匙,答案、完成情況、目標的實現就是需要開啟的鎖。只要我們正確地理解、精心地策劃、不斷地努力,堅定信心和信念,像鑰匙讀懂鎖那樣,觸動鎖心。任何艱硬的鎖都會被打開,任何艱難的事情都會有好的結果和結局,我們制定的目標和理想就會實現,就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