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廠舉辦的“創一流管理提升”系列培訓講座已于近日結束,通過參加學習使我對企業管理有了新的認識。特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特聘講師辛雪峰老師對《國學智慧與企業管理》的授課,簡明易懂,深入淺出,體會和感受頗深。
老師講:“道“就是自然規律、自然秩序。人的一生無論是工作生活都必須要按照自然規律、自然秩序去工作生活,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違背天道,不順應自然,你就得不到想要的東西。企業管理的核心是對人的管理,而要管理好人,就必須真正了解人的本性,把握“人道“。老師的這段話對我觸動很大,它闡示的是在企業管理過程中要關愛員工,充分發揮和調動員工積極性、創造性,尊重員工自我價值的實現,讓員工對企業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忠誠度和歸屬感,進而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目標。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對企業來講就是科學嚴謹的管理體系,就是企業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的編寫要充分考量員工的愿望和想法,并且得到員工認可切實可行。用它規范員工的行為,使員工在企業管理體系下實現自我價值,確定形成人生觀、價值觀,去實現人生目標。
何為”人道”,基本解釋就是褒揚人的價值,捍衛人的尊嚴,提高人的地位,以人性的眼光研究人的狀況、特點、前途和利益之道。以愛護人的生命、關懷人的幸福、維護人的尊嚴、保障人的自由、發揮人主體性等為原則的人事或為人之道。人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欲望是人的最基本自然屬性之一,這種欲望具體表現是: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價值實現需求等等。與社會相關聯是人的社會屬性,人是脫離不開社會活動的,社會發展也離不開人改造自然、尊重自然。因此,人就是通過實現自我價值,得到和滿足自身需求,來改造自然,推動和促進社會發展進步。
其實,企業是社會經濟活動的一分子,是依法從事經濟活動,并以追求市場利潤最大化為目的的經濟組織,這個組織是由人組合而成。只要企業管理者運用好人的欲望需求杠桿,滿足人的欲望需求,調動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讓企業利益與員工利益息息相關,使員工與企業風雨同舟。就能使員工在本職工作崗位上自覺敬業,為企業釋放全部能量,最終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目標。
綜上,只要我們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用“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引語《易經.系詞》)的“道“之理,去指導企業管理工作,必將使企業有一個良好穩定的發展。循道而行,必成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