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看春天的天氣穩定了,準備在自家院子里搭紅薯扣棚,育紅薯苗。
疫情還沒過,老林家的兒子小力還沒能回鄰省的大學。兒子小力考上了大學,老林很高興,自己當年沒能考上大學,連個中專也沒考上,沒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很遺憾。早年出去打工,可因為種種原因,還是回來種了大半輩子地。兒子圓了他的夢,他廋弱的身體有了使不完的勁兒。
早上,老林看著還在被窩里玩手機的兒子,說:起來吧,別玩兒了,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小力說:人家在上網課呢,別以為人家一拿手機就是只知道玩。
老林說:上課你就規規矩矩坐在桌子上學呀。
小力說:那桌子油膩的不行,又破的不行,讓人啥學習。
老林說:在上面輔上幾張舊報紙吧。以前你也是在桌子上學習,沒見你發過牢騷。
小力說:你就愛用報紙。
老林說:老看手機費眼睛,讓眼睛休息一下吧,起來干點活。
小力說:啥活呀?
老林說:扣個紅薯棚子,你小時候好吃紅薯,也挖過紅薯。
小力起床,匆匆洗刷和吃了早飯后,父子倆就在院里挖坑。一米五左右寬,二、三米長,半米多深。一會就挖好了。
爺兒倆配合默契,一邊挖坑一邊聊閑話。
小力問:爹,和你在一塊兒上學的,有沒有考上學的?聽說你們那會兒很少有人能考上,一個班也沒有幾個,農村的學校常常吃鴨蛋。
老林說:有的,也就是那么幾個。
小力問:整個年級的吧?
老林說:還是你們好,大部分考上了。
小力說:我所在的班里,考上二本以上也沒幾個,小部分上三本,大部分上大專,沒考上的不到三分之一。爹,你考上的同學畢業后,有沒有你打工掙的多?
老林說:現在他們都比你爹混的好。
小力說:我說他們剛參加工作時。
老林說:有一個同學,命好,高中沒畢業就到城里接班了,讓好多同學眼熱的不行。
小力問:接班?
老林說:就是父退子進,后來國家就不搞了。那會兒我們都向往城里,能吃商品糧,一月能開幾十塊錢。
小力問:幾十塊錢?現在還不夠一碗面加一個肉菜。
老林說:那會兒的錢值錢,一碗面才一毛錢。這么說吧,當時在地里干一天,才二三毛,也就是二碗素面。在城里上班,一天也能掙十碗面,你說呢?
小力說:哦。
老林說:那個頂班的,后來我在他家不遠的地方打過工,給人家蓋房子,聯系過。那會兒他上班好幾年了,每月能開五十多,我打工能掙九十。
小力問:你考上的同學的呢?
老林說:能開七八十吧。
小力問:這么說,大學生不如農民工早就存在了?
老林說:是的。所以咱們這地方,那會兒沒幾年人們就不稀罕接班了。當然山里窮地方還搶著接班。后來有的接班同學下崗了,如果不拉下面子做小生意,還不如在村里混的呢,在村里好賴還有一畝三分地。
小力問:你剛才說的那個,現在啥樣?
老林說:還在上班,拿著差不多城里的最低工資,在等退休呢。
小力問:混成這樣?
老林說:說起來混的還有面子,就是廠子不行,拿不到多少錢,和我抽個時間在工地上打個小工差不多。
小力說:好慘。
老林說:可人家坐在辦公室里,風吹不著,雨淋不到,俺風里雨里都得干,還是不一樣。
紅薯棚坑挖好了。
老林說:先涼涼再說。咱們到老房子里去吧。切點玉米桿兒,也拉點玉米桿兒。
到老房子子前,有人和他們打招呼:過來啦?干啥呢?
小力說:土叔好。
老土問;還沒有開學?
小力說:疫情么。
老土說;好好學習,有前途。
倆個人到老房子里,老房子里放著玉米桿等。
老屋里的墻上、房頂上糊的都是報紙,多年前的報紙都泛黃了、破了。
小力說;爹就愛糊報紙。
老林說;當年沒錢呀。報紙糊坑圍,里面還有幾個畫,當時還新潮的呢。
小力說;聽俺姥說,當時新潮的是坑圍上油漆,吊頂吊的是席子,條件好的人家,用麻紙糊。咱家吊頂還是糊報紙的呢。窗戶人家都用玻璃了,老房子還用紙糊。
倆人把玉米桿兒往外抱,一邊說話。
老林說:俺那個同學呀,現在在廠里編報紙呢。
小力說:屋里吊頂上糊著他編的報么?
老林說:沒有,那個同學新世紀后才有機會編報紙,是個軍工廠,那個廠里的報是不能貼在這里的。
小力說;做這工作還差不多拿最低工資?不會這樣吧?
老林說:還不是沒有文憑?所以說呀,到正規單位工作,一個是有能力,一個是有文憑。
小力說:聽那個土叔說過,考上大學有什么用?還不上找不下工作,也不多掙錢,不如民工。
老林說:他是在眼氣咱們呢。別聽他說。我的考出去的同學,有一官半職的不多,因為他們中專文憑競爭不過同時的大專和本科生,但熬到現在,差不多都能開四五千,比我現在強多了。他們也快退休了,有退休金,大幾千。俺呢,到時能拿幾百養老錢就不錯了。所以不要聽他們忽悠的。你畢業了,一時找不下工作,或者掙的少也沒關系,咱掙的是后勁兒。
小力問:咱這老房子有年頭了吧?
老林說:一百多年了。
小力說:好好修一下,說不定我會住的。
老林說;俺供你上學,不是讓你回來的。
小力說;你不知道現在老瓦房子有多值錢了。網上有好多人拍修老房子小視頻,好的能有上百萬的流量呢。你不是有手藝么,等我畢業了也這樣做。
老林說:咱們切草吧。
小力說:以前養牲口,現在不養了,還切什么草?
老林說;這些碎玉米桿兒要拌上農家肥,輔在紅薯棚底下。
切好了玉米桿兒后,裝上車,上面裝點沒切的玉米桿兒,拉回住的院子里。
第二天上半晌,老林打開地窖口,準備取里面的紅薯。小力見狀要下去,老林攔住,說:等會再下,問你一下,你知道為啥要這樣嘛?
小力想了一下,說;里面有二氧化碳。
老林說;對的。
小力說:爹,你也知道學名?老輩人說有障氣。
老林說;你爹我當年學習好的呢,二氧化碳那能不知道?這學名你娘也知道,我們是同學呢。好了,過一會兒,你下去把紅薯裝進筐里,我吊上來。
紅薯吊上來后,一家人選好紅薯。
先輔下一層拌了玉米桿稍的農家糞,再輔層土,接下來放紅薯,再放上沙子,然后在沙子放上一小塊塑料布,往上面澆水,澆好水后,在坑上架上幾根木棍,又輔上塑料,周邊用土壓實,
紅薯棚子就做好了,旁邊再放上玉米桿兒,準備晚上鋪到塑料布上。
老林說;就這么養上一個多月,五月中下旬麥了下來后,就趕快種紅薯。
小力問;糞是養紅薯苗的么?不如上點化肥。
老林說:你是在農村長大的,沒聽說過,也見過吧?直接上化肥?還不把苗燒死?主要讓糞繼續發酵,產生熱量,起保溫作用。以前,生產隊里是用火燒坑培養紅薯苗的,十幾個這樣大的坑子連在一起,下邊有煙火道,白天黑夜都在人燒火。那會兒種的紅薯很多,比種糧合算。
小力說:這么麻煩,不如在下面插一塊電熱扳。
老林說;燒電費錢還是小事,萬一停了電啥辦?
小力說;還會停電?
老林說:現在一般不會停電,可萬一呢?我們那會兒,停電是家常便飯,上晚自習課時,還要帶油燈呢。
小力問:娘,爹說的是真的么?
娘說:你爹說的是真的。
小力問:俺爹當年學習好吧?
娘說:很努力呢,老師當年還用你爹的學習態度作了一篇作文,考試前給大家當范文讀。好多同學到考試時,就把那篇作文憑記憶抄的試卷上,好象那個誰,就是那個編報的沒抄。
小力問:真的?
老林說:真的。
小力問:娘不會因為這個看上俺爹了吧?
娘說;有這個原因。當時想,就算考不上學,也能回來當民辦老師,為這事,你爹沒考上學后,好多年留著各年級的課本自習,準備一有機會就上崗。
小力問:當上了沒有?
老林說:沒。沒人不中。后來有機會也不干了,因為收入太少,一月才一袋面,養不了家,就出去打工了。
娘說;要是當上了,憑你爹的本事,干幾年肯定能轉正。
老林說:不說這個了。
娘說:你爹當年打工時,給人家蓋房子用料用工算的好呢。就是現在,有時人們也來找他算工算料。要是當時繼續干下去,現在也不比包工頭差……
小力問:為啥不干了呢?
娘說:還不是家里這么多人都身體不好,你奶,你娘,你姑,走不開,只能抽時間就近打個零工。人的命運不能自己左右,但求無愧于心。
小力說:城里紅薯葉做的菜很貴的,搞的大點,
老林說:現在什么東西到城里就貴了。不中,地就那么點,用不了那么多苗。
小力說:到時賣紅薯苗。
老林說:那就得蓋火炕了,成本高,風險太大,也沒多少銷路,大家都是這樣培育紅薯苗,隨手之勞。
小力說:多包地種。
老林搖頭:不容易,各家各戶的地太分散,集中到一塊種難度太大。
小力說:我畢業后,也回來種地,中不中?
老林說:俺供你上大學,不是為了讓你回來。
小力說:聽說從前逢年過節,都離不開紅薯。
老林說:那是,都和紅薯有關系,豬是紅薯喂的,粉面是紅薯做的,接下來的粉條、涼粉、皮渣等都粉面做的。我小時候,吃不上糖,靠啃甜甜紅薯條兒過癮。那會兒紅薯不象現在值錢,一斤糧相當于五斤紅薯,家里窮的用糧食換人家的紅薯。上學時帶著黑紅薯饅……
小力說:現在俺上學的錢,也是紅薯養的吧?
老林說:紅薯能多賣點錢,有一定關系吧,主要靠打零工。現在種糧不賺錢,去了本,只賺了個口糧。
小力沉思。
老林說:想什么呢?
小力說:沒想啥。
老林說:想回學校了?紅薯棚子扣好了。你好好休息吧,過幾天疫情好轉了,通知到了,安安心心回學校吧。
小力說:爹,家里的紅薯煮煮,切成條子,曬干,我帶到學校里讓同學嘗嘗,中不?
老林說:不怕人家說你土,一身紅薯味兒,掉價?
小力說:沒事。我長大了。到了晚上,爹和我一塊兒用玉米桿兒鋪紅薯棚子。
老林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