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真的很長很長。不經意地走著,已走到了不惑之年。猛回頭,有喜有憂,有進步有墮落,像極了廚房里的五味雜陳,酸的,咸的,辣的,苦的,,,各種雜味養著我的胃,養著我的身體。我從不懂事的少年變成了別人的丈夫。我也從別人的兒子變成了孩子的父親。
角色的轉變讓我知道了責任的重大。現在我發現,一切變化都是在廚房開始的。記得我還是父母的孩子的時候,我真不知道生活是怎樣的?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餓了就圍著土灶轉。就連那塊小小炸油留下的油渣都進入了我的胃。從不關心米缸里有多少米,也不管油壇有多少油。父母總是想出各種辦法填滿我們的胃。那時走進廚房,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餓了。母親總是把那簡陋的廚房收拾得整整齊齊,那時的土灶真的很溫馨。做飯,是媽媽的專利。我的任務也很單一,就是吃。根本不知道廚房背后的故事。
稍大后,家里在插田,插苕等重大勞動活動時。我偶而取代了母親的角色,我做了一家人的大廚。在那時,我也不知為什么家人要我這個男人進廚房。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理解了。父母是不想我從事繁重的勞動,在家做飯畢竟雨淋不著,太陽曬不著。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土灶滿滿的都是愛。那滿廚房的愛一值陪隨我成長。
長大后,我成了別人的丈夫。廚房又被妻子給占領了。我很少進廚房,但米缸里缺米了,油壇里差油了我得一一過問。慢慢地我從父母肩上接過來了重擔,兒子卻成了過去的我。雖然父母對我的負出和培養,我不再那么辛苦了。但生活總不是想像中那樣的輕松,也有很多的壓力。有時只有默默承受。我也想給孩子留下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我還想給我的三口之家創造一個更舒適生活。
其實天下父母都一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幸福和健康地成長。今晚,我又得走進廚房了。因為妻兒都在鄉下,不下廚我就要挨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