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山含悲望鶴去,春水嗚咽頌恩師。今天,我與同學一道,懷著無比敬仰的心情,追憶當年我們和藹可親、德高望重的恩師——薛希瑄先生。他那種勤勉敬業、忘我工作的奉獻精神,那種關懷學生、真情呵護的優良師德,那種面對逆境、永不服輸的拼搏精神,是我們終生學習的楷模。
幾多不舍、幾多懷念。薛老師盡管教我一年,但其教澤令我受益終生。其博覽群書、傳道解惑、治學嚴謹、關愛學生的師德風范,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感染著、影響著我們。我曾是一位不安分的學生,經常在晚自習從學校跳墻回禹王村看電影;早上不上操、睡懶覺。最不能忘記的是,有一次上課期間無故逃課,偷偷和幾個頑皮同學去禹王蓄水池游泳。不知薛老師咋知道,擔心出危險,騎車追到蓄水池。當時,我們正高興地在水里撒歡嬉戲,突然看到薛老師站在水池邊,嚇得不知如何是好。薛老師平靜地對我們說:“今天大家既然來了,就好好游一次,看誰游得好,下不為例……”
我們一路無語地跟著老師返回學校,懷著忐忑心情等著“暴風驟雨”襲來。幾天后,薛老師終于把我叫到他辦公室。我想這下壞了:“薛老師這是要擒賊先擒王,拿我開刀了。”沒想到薛老師,讓我坐在他床邊,問我最近學習上、生活上還有什么困難,等我支支吾吾回答后。薛老師平心靜氣地與我長談了一次:“農村孩子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改變現狀。要學會自我約束,不能隨心所欲……”從那以后,我回心轉意,遵規守紀,精力集中,發奮苦讀,如愿以償地考上了中專,跳出了農門。往事如煙,至今想起潸然落淚,若有所悟:那是一位嚴師對頑皮學生的“恨鐵不成才”,更如一位父輩對晚輩的“舐犢情深長”。
如今,離開學校已有四十載,自己在平凡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工作、服務社會。更讓老師沒失望的是,我沒有忘掉農民兒子的初心本色,至今還力所能及地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薛老師,雖然離開我們十年了,但他留下的豐厚精神財富,若一束燦爛光芒,照耀我人生的道路。自己一定銘記老師的諄諄教誨,仰望高山,汲取力量,在平凡工作崗位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