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清明前后,世界一下子變得忙碌起來。樹木忙著抽枝長葉,用片片碎玉裝點著春天的美"/>
題記: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累壞燕子睡憨白兔,桃花庵紅群山錦繡,急煞游子忙壞閨秀。
每到清明前后,世界一下子變得忙碌起來。樹木忙著抽枝長葉,用片片碎玉裝點著春天的美麗。各種花兒競相開放, 爭奇斗艷,翹首弄姿,招蜂引蝶。燕子斜展雙翼在空中來回穿梭,呼朋引伴,捉蟲銜泥,用辛勞構筑著一個個愛的暖巢。泥土還沒來得及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又松又軟,就睡眼惺忪地迎接著走進身邊的每一位客人,為她們獻上一縷清香。地里經歷了寒冬的洗禮,一片沉寂;只有一行行翠綠的馬鈴薯才剛剛展開兩片圓圓的嫩葉。雨,仿佛也為一冬的干涸而羞愧,用勤勉來彌補曾經的罪過,飄飄灑灑,淅淅瀝瀝,隨風而來,順風而去,一點一滴地滋潤著世間的萬物。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的收獲全指望春天謀篇布局,精雕細琢;經歷了熱鬧的春節,口袋里的紙幣早已空空如也, 車站碼頭,街頭行尾總是來回穿梭著南來北往的進城務工人員。而各種店鋪也乘著這美好的季節競相開張,琳瑯滿目的商品把年后略顯清冷的街道裝點熱鬧異常。小販們騎著三輪車,一路大聲吆喝:“賣菜,化肥,種子,農藥;包子,蒸面,水果 ”。弄的小孩們眼睛都直了。雖然明知道這樣買來的物品不安全,但物取所需,圖個方便,省點時間,每個人還是圍攏來挑選自己所需的商品。
小草嫩嫩的,綠綠的,一叢一叢地從泥土中鉆出來,綠滿了山川,原野,大地;桃花紅紅的,在雨水的洗禮下,展開了粉兜兜的笑臉;梨花嫩滑嫩滑的,帶著雨露,雖沒有脂粉去雕飾,但雪白的肌膚還是酥酥的,軟軟的。羞傻了蝴蝶,逗樂了路人,忍不住要掐上一支兩支戴在頭上來一次裝飾自己的風騷。山坡上,一群群又肥又壯的山羊咩咩地叫著,遠遠望去,就像一片片潔白的云。一頭健壯的牛四蹄飛揚,尾巴高翹,一路狂奔,驚起了一只只野雞,一只肥美的野兔從草叢里竄了出來,慌得打了滾,又鉆向旁邊的草叢。地里的雜草早已被清除干凈,弄得平平整整,杷得又細又勻;田坎地頭,一堆堆經過發酵的黑幽幽的火土糞正嗞啦嗞拉地冒著熱氣。
“清明前后,種瓜種豆”。家家戶戶門前的菜園地里,人們起早貪黑,精耕細作,種豇豆,點四季豆,育黃瓜苗,西瓜秧。田間地頭都打起白色的塑料棚,棚里都是農民精心呵護的秧苗,只待其長成移栽下田。時間對于農村人來說,此時真是彌足珍貴。早晨盼天早點亮起來,晚上盼月亮晚點落下去。洗衣做飯送孩子上學,照顧老人,打掃家庭衛生,常常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可不知不覺已近中午。剛才太陽還當頂,轉瞬已經日落西山;ㄉ枰シN,包谷要趕時節,“春爭日,夏爭時,莊家宜早不宜遲”這是每個農村人都明白的道理。一年的希望,都在這短短的半月,誰不希望多種點,多栽點?
“清明前后,踏青賞游”。踏春習俗,始于魏晉,唐宋尤盛。日暖思行樂,景明好賞花。清明前后正是人踏青郊游的好時節。工作一周的人們乘著周末休息之際,三三兩兩來到郊外踢毽子,放風箏,賞落花。時而拍照攝影留念,時而一路狂奔,仰天大笑,時而仰天高歌,讓疲憊的心靈盡情釋放;蛘乙粔K綠茵茵的草地,仰面朝天,盡情沐浴初夏的那一抹溫暖的陽光,將身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清明前后雨常個不停,以下就是好幾天。那些還沒歸家的游子,此時的心口像是撒了一把鹽,增加了幾分惆悵,那種歸家的心情讓他們感到雨的清冷。他們只有將思念化作前進的力量,加快步伐,頂風冒雨,追逐家的方向。這時候可苦那些遠方歸來的游人,雖然人不留客天留客,但在與親人訴罷離情后為了生計不得不歸去,他們只有借著雨絲與親人以淚話別,把離別時的憂傷盡付之淡淡的云和灰蒙蒙的天。
這時候,平時以溫文雅爾著稱的姑娘一改往日的斯文,打豬草,喂豬,養雞:撲撲通通手腳麻利地排著小秧,撒底肥;遇上下雨天,獨坐院前,繡花納鞋底,縫嫁衣,或做伴娘體驗婚姻的快樂;或三三兩兩圍座椅旁扣瓜子,談論風月場上的甜言蜜月。或拿出手機與那個未曾謀面的他聊得火熱,感悟兩心相依的幸福。
清明前后,爭先恐后。學校里孩子早早起床,吸著清新的空氣,蹦跳猛跑,要把身體鍛煉得比樹木還結實,比石頭還硬,好在運動會上獨占鰲頭;教室里書聲瑯瑯,背單詞,背古詩,優美句子最終在孩子們的腦海里和著春光的節奏組合成一篇篇錦繡的文章。而此時,也正是孩子們備戰中考和高考最繁忙的時候,孩子們爭分奪秒,竭盡所能做考前的最后沖刺,用行動演奏出輕快的節奏。
清明前后是一幅畫,繪出五彩神奇的山水畫;清明前后是一首詩書寫著人間最美的意境,清明前后是一首歌,唱出世間最舒緩的曲調。清明前后是美麗的,充滿著錦繡和神奇;清明前后是一把琴,彈奏出世間最歡快的節奏。清明前后是繁忙的,又是休閑的,他用大自然的神來之筆,描繪出一幅幅瑰麗神奇的畫卷,讓人驚嘆,留戀,留給人們無窮的遐思和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