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小故事3則含感悟
故事1 從容面世,處變不驚
據(jù)說在古羅馬時代,有個皇帝常常會從死囚中選拔將軍。在把囚犯們送進(jìn)斗獸場的前一天晚上,他會派人去觀察這些人在等死前的表現(xiàn)。如果有誰能在惶惶凄凄的犯人中,面不改色呼呼大睡,便在第二天早上釋放他,并會把他訓(xùn)練成帶兵打仗的猛將。
無獨有偶,據(jù)傳中國也有這樣一位君王,他在接見新上任的臣子時,總是故意讓他們在宮外等待,遲遲不予理睬。如果這個臣子能夠悠然自得,毫無焦躁之容,那么他必會受到重用。
一個人的胸懷、氣度、風(fēng)范總是在生活的每一個細(xì)節(jié)里表現(xiàn)出來。之所以古羅馬的那位皇帝和中國的那位君王要對死囚和新臣委以重任,就是因為他們能夠做到處變不驚、遇事不亂的從容,這正是一個人的氣度和潛質(zhì)。
【感悟】
人生總是起起落落,反反復(fù)復(fù),面對外界的風(fēng)云變幻,只有做到從容面對、處變不驚才能不迷失方向,把握住自己的命運。既然面臨著惶恐度日,為何不去從容應(yīng)對呢?面對變幻莫測的人生,就讓我們以閑看云卷云舒、花開花落的心境,從從容容地去面對。這就是一個人的一種氣度,一種風(fēng)范。
故事2 接受自己
艾森豪威爾總統(tǒng)曾把自己的母親看做是認(rèn)識的人中最明智的人,她的明智來源于她的信仰。她在家庭里制造出這種神奇的力量,而她就是這種力量的中心。
艾森豪威爾在回憶錄中說,有一天一家人晚上玩牌,他很埋怨自己手氣不好。母親突然停下,告訴他玩牌的時候要接受自己抓來的牌,并說明生活也是這樣,上帝為每個人發(fā)牌,而你只能盡自己最大努力玩好自己的牌。
艾森豪威爾說他從來沒有忘記過這條教誨,并且一直遵循它。
【感悟】
人的生活領(lǐng)域不是由外在條件或環(huán)境所決定,冷靜接受人生所有的一切。處理問題時,控制你的情緒,以持續(xù)不斷的工作熱情來迎接最后的勝利。并且永遠(yuǎn)不要形成自己反對自己的局面。
故事3 丟掉浮躁的心
有一位年輕的大學(xué)生,畢業(yè)之后,本以為自己可以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沒想到的是他連續(xù)多次去求職,都沒有取得一點成績。他失敗了,他開始指責(zé)生活,嘆息命運。于是他來到寺廟尋找大師給予解脫。
方丈大師靜如止水地正盤坐在那里,手拿一串佛珠在默默地念經(jīng)。
年輕人問:“大師,我生活得太不如意了,命運一直在與我作對,請你給我指點一下迷津吧!”
方丈答道:“你年紀(jì)輕輕,我垂垂老矣,應(yīng)該是你來指點我才對,你怎么反來向我請教?”
年輕人說:“我知道我年輕力壯,所以我想得到一份職業(yè),做出一番事業(yè),不料卻連遭挫折。我聽說佛門是普度眾生之地,希望您能為我指出一條通往成功之路。”
方丈隨后進(jìn)了里屋,拿出了一把掃帚和一個簸箕,說:“記得我剛剛來到寺里的時候,大師交給我的第一個任務(wù)就是打掃院子,要做到干干凈凈,一塵不染。”
年輕人想,這打掃院子太容易了,誰都可以做好。我用兩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的。
年輕人來到大院中央,那里長著一棵參天大樹,樹枝茂密,像一把巨大的遮陽傘。隨著陣陣秋風(fēng),樹葉不停地飄落不來。年輕人并沒有把掃幾片落葉放在眼里,他認(rèn)為這太容易了。三分鐘后,他把院子打掃完畢,高高興興地來到方丈的身邊說:“大師,你交給我的任務(wù)已經(jīng)完成,你該為我指點迷津了吧!”
大師沒有說什么,他和年輕人一起來到院子里。原來掃過的地方,仍然還有很多落葉在那里,并且樹葉還在零零落落地往下掉。年輕人只好拿著掃帚再次回到院子里重新打掃。
當(dāng)他第三次掃落葉的時候,已經(jīng)是很不耐煩了,他一賭氣扔掉了掃帚,對大師說:“這樹上的葉子總是在不停地落,我就是掃到明天也掃不干凈,把這棵大樹砍掉院子就干凈了。”
大師對年輕人說:“如果你能耐下性子,為干好一件事而努力,你就去掉了浮躁的心。如果你砍掉這棵大樹,你就砍掉了‘堅持’的恒心。佛門以‘堅持’清掃而磨性,想必外界也是如此吧!”
年輕人終于醒悟了。
【感悟】
原來,我們之所以總是遭受失敗、沮喪和困惑,并不是我們不夠優(yōu)秀,而僅僅是因為我們有一顆浮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