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于此有關(guān)的小故事兩則及感悟
故事1 神像與木魚
有位雕刻大師在森林中漫步,找到了一塊上等的木頭。
大師將木頭拿回家之后,決定將木頭雕刻成一尊神像。他花了許多時間,用盡心血,終于雕出自己心目中滿意的一尊神像。
大師完工之后,看了看一旁剩下的木料,揀起一塊較大的,順手將它做成了一個木魚。
安置在廟里的神像,日日受到信徒的頂禮膜拜,享受著香火和供奉,身份地位尊榮備至。而那個木魚則被放在神桌前,隨著和尚早課晚課的誦經(jīng)聲,不斷地被敲打著……
一天夜里,木魚問神像道:“我們來自同一塊木頭,你可以享受供奉,而我卻每天要被人打,難過死了。為什么我們的命運會相差這么大呢?”
神像說:“當初你不肯接受刀斧加身,而我所受到的雕琢之苦,不是語言可以形容的。因此,今天你我所受的待遇,當然會有天壤之別了。”
【感悟】
“玉不琢,不成器”,因為修身所受磨礪、規(guī)戒、堅忍、寂寞之苦使我們成其為人,因為避重就輕我們終身受著敲打。成為神像,或是木魚,決定權(quán)完全在你手里。
故事2 正確估算自己
一個人能夠正確地估算自己,是很難的事。因為有許多人總是或高或低地估計自己的能力,要么心太高,誤以為自己能一下做好幾件大事;要么心太低,由于自卑作怪而誤以為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這都是導(dǎo)致人生挫敗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要學(xué)會冷靜地評價自己,發(fā)掘適合自己做的事情,這樣才有可能準確地施展自己的計劃,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畢加索年輕的時候,他的畫被很多人否定過,但是他說:“我不認為我的畫不好,我認為它是好的,我對它是極認真的,傾注了全部心血,也許它并不完美,但是我會繼續(xù)努力,不斷完善它。我不企求別人都肯定我的畫,這是不可能的,但我知道總有人會欣賞我的畫,我代表我自己,但也可能表現(xiàn)一群人的想法,盡管這群人不是很多,但畢竟有,所以,我遲早會被一些人肯定。”他最終成了一個偉大的畫家。
【感悟】
我們生命中成就的大小,大半看我們能否維持我們生活的和諧,能否拒絕一切足以損害能力、降低效率的精神敵人于心胸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