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 六分鐘培養(yǎng)愛
心理學(xué)教授走進教室,提著一籃黃澄澄的橘子,引得大家垂涎欲滴。每人分到一個橘子,并被要求觀察五分鐘。“不就是一塊扁圓扁圓的黃皮嗎?有什么可看的?”眾學(xué)生心里直犯嘀咕。可凝視片刻,“蛛絲馬跡”愈發(fā)昭然:蟲孵狀白斑!針尖大小的黑點!初看圓咕隆咚的表皮越看越有點變形!
五分鐘后,十五個橘子被收集到一塊兒,教授讓大家閉上眼睛,撫摸橘子一分鐘,再從混雜的橘堆中憑感覺找出自己剛剛拿過的橘子,但找到者寥寥無幾。緊接著,教授讓大家睜開眼睛去找,這回只有三位找不到。同學(xué)們在嬉笑爭辯中拿回自己的橘子,就像找回一件自己心愛的寶貝。
不知是故意安排還是機緣巧合,橘如其人。年輕漂亮的米莉分到的橘子光滑圓整、成色勻凈、皮薄而有彈性;面對皮厚硬實、疤痕累累的老橘子,最年長的學(xué)生、四十多歲的杰克先生卻悟到:雖然它的表皮坑坑洼洼,如我人老珠黃,但我堅信經(jīng)過風(fēng)吹雨打,它的內(nèi)瓤更為豐盈甜美。最后,教授宣布該盡興品嘗橘子時,大家都摩挲著:剛剛和他們共度快樂時光,給他們啟迪的橘子,怎么舍得立刻就吃呢?
【感悟】
六分鐘就和橘子培養(yǎng)出了如此濃厚的感情,更何況共處一天、一年甚至一輩子有感情的人呢?只要用心體會,愛便無處不在。
感悟親情的小故事兩則
故事2 生死相依的親情
老舍先生自殺身亡前幾小時曾問過夫人:“家里有多少錢?”
他平時在家里從不管錢,對錢財心中完全無數(shù)。
他接著問:“夠孩子們養(yǎng)家糊口嗎?”
當(dāng)時,除了小女兒還在北大技術(shù)物理系念書之外,三個大孩子都已工作多年了,經(jīng)濟獨立,從來沒有向家里要過錢。這是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
他腦子里怎么會冒出這么個問題來?在最要命的時候!
完全是一種親情在起作用。一個父親,一個有責(zé)任的父親,一個有點老派的一家之長,在莊嚴(yán)地悲涼地主動結(jié)束自己生命的前夕,占據(jù)他腦海的大事,是想到孩子的未來,而且想得很單純,很直截了當(dāng),很實在。
【感悟】
一個人,即使在他即將走到路的盡頭之時,也不忘回首凝望他那本性中的牽掛,這便是讓人生死相依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