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 博士與船夫
博士乘船過河,在船上與船夫閑談。
“你會文學嗎?”博士問船夫。
“不會。”船夫答道。
“那么歷史呢?”博士又問。
“也不會。”船夫說。
“那么地理、生物、數(shù)學呢?你總會其中的一樣吧。”
“不,我一樣也不會。”
博士于是感嘆起來:“一無所知的人生啊,將是多么可悲!”
很有哲理的小故事兩則含感悟
正說著,忽然一陣大風吹來,河中心波濤滾滾,小船危在旦夕。
于是船夫問博士:“你會游泳嗎?”
博士怔住了:“我什么都會,就是不會游泳。”
話還未說完,一個大波浪打來,船翻了,博士和船夫都落入了水中。船夫憑著自己熟練的游泳技術救起了奄奄一息的博士,這時他對博士說:“我什么都不會,可是沒有我,你現(xiàn)在早已淹死了。”
【感悟】
生存的經驗固然不全是生活,但淵博的理論知識也決不是生活的全部。現(xiàn)代職場,人才的專業(yè)性比通才更重要。今天,多元化的社會既需要博學多識之人,更需要有專門知識的人。尊重每個人,等于尊重每個挽救自己的機會。
故事2 野性的激勵
很久以前,挪威人從深海捕撈的沙丁魚還沒到達海岸都已經口吐白沫,漁民們想了無數(shù)的辦法想讓沙丁魚活著上岸,但都失敗了。然而,有一條漁船卻總能帶著活魚上岸,他們帶來的活魚自然比死魚貴出好幾倍。
這是為什么呢?這條船又有什么秘密呢?
后來,人們才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原來他們在沙丁魚槽里放進了鲇魚。鲇魚是沙丁魚的天敵,當魚槽里同時放有沙丁魚和鲇魚時,鲇魚出于天性會不斷地追逐沙丁魚。在鲇魚的追逐下,沙丁魚拼命游動,激發(fā)了其內部的活力,從而活了下來。
【感悟】
競爭的本能便是激勵,一個物種的優(yōu)點通過與另一個物種的競爭和較量激發(fā)出來,完成自己的生命象征。競爭讓人類得以生存繁衍,與對手良性的競爭是必要的,它會使你擁有更高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