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 辛勤的螞蟻
在炎熱的夏季里,一只螞蟻辛勤地在田里來來去去,努力收集大麥和小麥,為準備冬天的貯糧而忙碌著。蜣螂看到了說:“你為什么要這樣賣命工作呢?趁著現(xiàn)在天氣好,一起來玩耍不是很好嗎?”
螞蟻什么也沒說,繼續(xù)工作著。
到了冬天,雨水把蜣螂的食物——牛糞都沖走了,蜣螂只好餓著肚子來找螞蟻,請求分給它一點食物。螞蟻說道:
“蜣螂啊!在我努力工作的時候你嘲笑我,如果那時你也一起工作的話,現(xiàn)在就不至于因為缺乏食物而來求我了。”
【感悟】
永遠別嘲笑努力工作的人,安于現(xiàn)狀意味著走下坡路。不要在安定的生活中喪失自己,要學會為自己的生命編織冬天的繭絲。
工作勵志小故事3則及感悟
故事2 對牛彈琴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大音樂家名叫公明儀,彈得一手好琴。他無論走到哪里,總是琴不離身,閑下來時,彈奏一曲,便覺得心神舒暢。
有一天,他獨自一個人在郊外散步。他走著走著,看見一頭牛在那里吃草。他覺得這頭牛很寂寞,就開口對牛說道:“老黃牛啊老黃牛,你真可憐啊,自己在這里,也沒人理你,不過,你不用怕,我給你彈一首曲子,給你解解悶兒。”
于是他就放下琴,先彈了一支《清角之操》。可牛低著頭只管吃草,一點也不理會。
公明儀失敗了,他想了想明白了:那支曲調(diào)太高深了,不是牛聽不到琴聲,而是琴聲不適合它的耳朵啊!
于是,他又另外彈了幾支曲調(diào),一會兒好像蚊子嗡嗡地叫,一會兒又好像小牛哞哞地叫。這樣一彈,那頭牛就搖著尾巴,豎起耳朵,草也不吃了,回轉身子踱著小步,慢慢地走來,留心地傾聽。
【感悟】
彈得再好的弦音,也要有知音者才能聽懂;再好的良琴,也要有善操琴者撫之;再貴重的東西,也要有識貨之人才懂得珍惜;再幸福的生活,也要有惜福之人。
故事3 付出與得到
楚國大舉進犯齊國,齊王派淳于髡去趙國請救兵,讓他攜帶黃金一百鎰、車馬十輛作為趙國出兵的交換條件。
淳于髡接到大王的口諭之后仰天大笑,齊王莫名其妙,問道:“你嫌東西少了嗎?”
淳于髡忍不住笑答道:“哪敢嫌少!”
齊王追問:“那你笑是什么意思?”
淳于髡回答道:“臣想起今早遇到一個人的可笑行為,故覺得想笑,決無嘲笑大王之意。”
齊王問道:“今早有什么可笑的事發(fā)生,給寡人講講。”
淳于髡回答:“臣今天早上在上朝的路上,經(jīng)過田地時,看見有一個農(nóng)夫跪在路旁祭田,他舉著一只小豬爪,端著一盅酒,嘴里振振有詞地祝愿說:‘土地爺啊,求你保佑,讓我五谷滿倉,豬牛滿圈,金銀滿箱,兒孫滿堂!’我見他手里拿的這么微薄,嘴里要求卻那么奢厚,所以越想越好笑。”
齊王聽了很慚愧,便增加了黃金一千鎰、白玉十對、車馬百輛,讓淳于髡帶著這些東西到趙國求救。
趙王看到這些東西,立即撥給齊國精兵十萬,戰(zhàn)車千輛,星夜趕來齊國解圍。楚國得到消息,連忙星夜撤兵回國。
【感悟】
付出與得到,永遠是對等的。如果“手里拿的這么微薄,嘴里要求卻那么奢厚”,只想要豐厚的收獲,卻吝于付出,其結果只能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