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 愚蠢的馬
在路上,驢子請求同行的馬替它分載一點背上的東西,但是馬不肯幫忙。
不久,驢子因精疲力竭而死去。主人便把驢子馱的東西全部搬到馬的背上。
馬呻吟地說道:“我竟然做了這么愚蠢的事。當初我要是稍微幫助驢子一下,現(xiàn)在也不會馱著這么重的東西了。”
【感悟】
社會是個大集體,共同合作,各自才能更好地生存。適時地向別人伸出援助之手,你將會因此受益終身。
4則發(fā)人深省的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故事2 度量放寬些
有個人捉住一只大老鼠。他想起了老鼠作的孽,氣得牙根癢癢的,決心好好地懲治它。
“你想痛痛快快地去見上帝——沒那么便宜!”這個人咬牙切齒地說,“對于人人喊打的壞蛋,無論如何處置,都不過分。”
于是,他找來煤油,把煤油倒在老鼠的身上,然后點燃,等到火舌舔噬老鼠皮肉的時候,才把老鼠放開。老鼠吱吱亂叫著狂奔起來,一下子鉆進屋旁草垛,引起了一場大火,大火把這個人的房子燒得精光。
“我真蠢啊!”這個人蹲在一片焦土前面痛哭流涕,“我本來是想懲治老鼠的,可是由于考慮不周,反而毀了我自己!”
【感悟】
度量放寬些,一切好歹都要容得。眼睛放大些,一切高下都要包得。手下留情些,疾惡如仇,甚至以惡制惡,結(jié)果往往適得其反。
故事3 狼與狗的區(qū)別
在河邊,一只狼要帶好幾只小狼過河,以我們粗淺的經(jīng)驗,它一定會一只一只地叨過去。但事實并非如此。老狼為了怕子女受傷害,它會咬死一只動物,把動物的胃吹足氣,然后再用牙咬住蒂處,做成一只鼓鼓囊囊的皮筏。借著這生命的皮筏,全家渡河。
在動物界,狼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如果讓單個狗與單個的狼搏斗,敗北的肯定是狗。雖然狗與狼是近親,它們的體型也難分伯仲,但為什么敗北的總是狗呢?有人曾就這個問題仔細地對狗與狼進行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經(jīng)人類長期豢養(yǎng)的狗,因為不面臨生存的危機,狗的腦容量大大小于狼,而生長在野外的狼,為了生存,它們的大腦被很好地開發(fā),不但非常有創(chuàng)造性,而且有著異乎尋常的生存智慧。
【感悟】
事物的法則,永遠是用進廢退。這是顛撲不變的真理。一個人,要想在異常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不被淘汰,還是有一點生存危機的好。因為萬物皆有惰性,一旦條件優(yōu)越,就難免不思進取。
故事4 害人終害己
一只青蛙看著自己的老鼠鄰居很不順眼,總想找個機會教訓教訓它。
一天,青蛙找到老鼠,勸它到水里玩。老鼠不敢,青蛙說有辦法保證它的安全,用一根繩子把它們連在一起,老鼠終于同意一試。
下了水,青蛙大顯神威,它時而游得飛快,時而落入水中,把老鼠折騰得死去活來。老鼠最后被灌了一肚子水,泡脹了漂浮在水面上。
空中飛過的鷂子正在尋找食物,發(fā)現(xiàn)了漂浮的老鼠,就一把抓了起來,相連的繩子把青蛙也帶了起來。吃掉老鼠后,意猶未盡的鷂子把嘴又伸向青蛙。在被鷂子吃掉之前,青蛙后悔地說:沒想到把自己也給害了。
【感悟】
害人終害己,把別人推向危險時,自己也就站在了危險的邊緣。不要對別人心存惡意,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