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 雅典在哪兒
一天,蘇格拉底的弟子聚在一塊兒聊天,一位出身富有的學生,當著所有同學的面,夸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擁有一片廣大的田地。
當他吹噓的時候,一直在旁邊不動聲色的蘇格拉底拿出一張地圖說:
“麻煩你指給我看,亞細亞在哪里?”
“這一大片全是。”學生指著地圖得意揚揚地說。
“很好!那么,希臘在哪里?”蘇格拉底又問。
很有深意的哲理小故事兩則
學生好不容易在地圖上找出一小塊兒來,但和亞細亞相比,實在是太微小了。
“雅典在哪兒?”蘇格拉底又問。
“雅典,這個更小了,好像是在這兒。”學生指著一個小點兒說著。
最后,蘇格拉底看著他說:“現在,請你指給我看,你那塊廣大的田地在哪里呢?”
學生忙得滿頭大汗也找不到了,他家的田地在地圖上連個影子也沒有。
他很尷尬地回答道:“對不起,我找不到!”
【哲理與感悟】
與整個大自然的資源相比,個人所能擁有的土地和財富實在是影兒也沒有;與遼闊而永恒的天地相比,再偉大的個人也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我們擁有的那點財富與成就,實在應該以寬廣而謙卑的心胸來面對。
故事2 忙并不等于充實
朋友要在客廳里掛一幅字畫,便請鄰居來幫忙,字畫已經在墻上扶好,正準備砸釘子。鄰居說:“這樣不好,最好釘兩個木塊,把字畫掛在上面。”朋友聽從了鄰居的意見,讓他幫著去找鋸子。剛鋸了兩三下,鄰居說:“不行,這鋸子太鈍了,得磨一磨。”
于是鄰居丟下鋸子去找銼刀。銼刀拿來了,他又發現銼刀的柄壞了。為了給銼刀換一個柄,他拿起斧頭去樹林里去尋找小樹。就在要砍樹時,他發現那把生滿鐵銹的斧頭實在是不能用,必須得磨一下。
磨刀石找來后鄰居又發現,要磨快那把斧頭,必須得用木條把磨刀石固定起來。為此,他又出去找木匠,說木匠家有現成的木條。
然而,這一走,朋友就再也沒有見鄰居回來。當然,那幅字畫,朋友還是一邊一個釘子把它釘在了墻上。第二天朋友再見到鄰居的時候是在街上,他正在幫木匠從五金商店里往外搬一臺笨重的電鋸。
【哲理與感悟】
做任何事情要明確你的目的,不要為了忙而忙,到頭來白忙一場,F在問問自己為什么而忙?忙并不等于充實,想要過充實的生活是并不需要多忙的——忙是沒有效率的人的推托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