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 光環效應
最容易把人引入歧途的思維,就是偏見,而偏見的形成來自于自身人格的僵化,光環效應便是其中的一種。
一位演講者在一所大學兩個班級分別做了內容相同的演講。演講結束后,一個班的學生與演講者一見如故,親密攀談;而另一個班的學生對他卻敬而遠之,冷淡回避。
同一個人結果何以相異懸殊?
原來這是美國心理學家凱利做的一個心理實驗。演講前凱利對一個班的學生說,演講者是如何熱情可親、平易近人。而對另一個班則說,演講者是如何冷峻嚴肅,不易接近。結果,學生們戴著這種有色眼鏡去觀察演講者,演講者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光環,學生們看到的都是他們期望看到的,這就是“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在對認識他人時影響很大。這就提醒我們,在真正了解一個人前,切不可太重于事前得到的印象。
【感悟】
外表美不一定等于內心美,外表丑陋不一定內心丑陋,因此,評價一個人不能光看其外表,或者僅憑別人加給你的意見,要學會從自己的角度去感知,去認識。
小故事大道理兩則含感悟
故事2 撒謊
滿嘴花白胡子的山羊老爺爺正在悠閑地散步,路上遇到了愣坐在枝頭上的猴子。
猴子熱情地打招呼說:“山羊老爺爺,你上哪兒去?”
“哦,隨便遛遛,你也下來陪我逛一圈吧!”
猴子從樹上下來,跟山羊老爺爺一直走到熱氣騰騰的溫泉池邊停下來。
山羊老爺爺故意指著水問猴子說:“這是什么地方?”
猴子說:“這是我們祖先的浴池,誰到那里梳洗沐浴,出來時都會返老還童。”
山羊老爺爺聽了生氣地說:“猢猻,你別騙人!我一大把胡子都花白了,還會上你這個乳臭未干的小子的當嗎?”說完就用角把猴子猛地撞了一下。猴子沒提防,一下子就跌到滾燙的池子里,把半個屁股都燙得紅腫起來。
【感悟】
撒謊的最大危害在于:為了那一次的撒謊,你要不停地撒下去。如果形成習慣,它的可怕無異于玩火。有些謊,撒一次,需要用一生去圓。孰重孰輕,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