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3.學然后知不足。——禮記
4.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
5.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
6.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羅大經
7.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杜弼
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史記
9.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諸葛亮
10.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舊唐書》
11.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舊唐書
12.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劉勰
13.貂不足,狗尾續。——晉書
14.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5.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彭大翼
1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7.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20.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蘇洵
21.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22.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宋•葉適
2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24.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25.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2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27.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28.《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后漢書》
29.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宋•釋道原》
30.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曹炯
31.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杜牧
3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33.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歐陽修
3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36.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資治通鑒》
37.將在謀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馮夢龍《古今小說》
38.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史記
39.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40.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宋•俞文豹
41.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4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4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莊子》
44.精騖八極,心游萬仞。——陸機
45.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46.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47.舉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漢書
48.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4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50.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5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52.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蔭。——陸機
53.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54.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55.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陸機
56.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
57.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明•凌蒙初
58.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59.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60.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雜劇
6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62.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63.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64.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劉義慶
65.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66.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文嘉
67.莫等閉,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68.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運命論》
69.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官場現形記
70.—年之計在于春。—日之計在于晨。——《南陽蕭繹》
71.寧為太平犬,不作亂離人。——馮夢龍
72.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73.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74.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
75.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76.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資治通鑒》
77.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7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79.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
80.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81.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馬致遠
82.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路史》
8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記
85.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
86.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漢書
87.前門拒虎,后門進狼。——趙雪航
88.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史記
89.強弩之末,力不能穿魯縞。——三國志
90.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縉
91.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陸游
92.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93.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
9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9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
96.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97.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周易》
98.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
99.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曹操
100.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