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原本住在學校東門附近的簡易棚里,以修鞋為生。4日晚10點多,她經過學校東門時發現,因為環境整頓,簡易棚被拆了,老人只能露天蜷縮在門口睡覺。
當晚,馮語在網上發帖,提出倡議:為老人找一個住處。
該倡議迅速得到河南工業大學學生們的響應,同學們紛紛留言,表示愿意眾籌資助老人,“我們想給他一個家”。
6日,馮語建立關愛老人QQ群,吸引300余位學生加入。從當天下午1點到5點,總共眾籌到1952元。此后,馮語用這筆錢在學校附近為老人租了一間房,每月330元。
老人向澎湃新聞介紹,他叫劉糧,是河南許昌人。讀小學時,不小心摔斷腿,落下殘疾。1996年,認為被看不起,他和家人發生爭執,離家出走,再沒和家人聯系過。后來,他輾轉北京、西安等地,靠修鞋、修自行車為生。2005年,他來到河南工業大學,在東門附近搭了一個簡易棚。
“以前還修自行車,現在共享單車多了,只能靠修鞋為生,生意好時,一天賺個20多塊。”他說。
劉糧表示,十五年來,主要靠學生資助和修鞋、修自行車為生,“學生們知道我的情況,會多給我一點錢。有時,學生們還會給我買米、面。”他說,自己沒身份證,也未娶妻,多虧學生們幫助。
馮語告訴澎湃新聞,房東反映,老人身上有異味,周圍租戶有些不滿。為此,她在關愛老人QQ群發出倡議,“若有不用的舊被褥和衣物、鞋子,可以給老人送去”。馮語說,過幾天發工資,自己會買點東西給老人附近的租戶們送去,表示歉意,“希望他們多擔待一點”。
劉糧表示,十五年來,主要靠學生資助和修鞋、修自行車為生,“學生們知道我的情況,會多給我一點錢。有時,學生們還會給我買米、面。”他說,自己沒身份證,也未娶妻,多虧學生們幫助。
馮語告訴澎湃新聞,房東反映,老人身上有異味,周圍租戶有些不滿。為此,她在關愛老人QQ群發出倡議,“若有不用的舊被褥和衣物、鞋子,可以給老人送去”。馮語說,過幾天發工資,自己會買點東西給老人附近的租戶們送去,表示歉意,“希望他們多擔待一點”。
學生們給老人買的食物學生們給老人買的食物
馮語介紹,她曾聯系到學校附近翰林國際城小區,希望為老人找份保安的工作,以解決老人的生活保障問題。遺憾的是,因老人身體殘疾,未能應聘上。目前,他和同學們仍在為老人找工作。
馮語已經畢業,在學校附近工作,還在校圖書館有兼職。
原本,馮語覺得自己的力量很弱小,沒想發帖后,那么多熱心同學愿意提供幫助。“非常感動,謝謝大家了。”她說,相信同學們的愛心精神會延續下去。
面對資助,老人紅著眼說,“學生們對我太好了,不知道怎么感謝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