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本該萬家團聚的新春佳節,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在抗擊新型疫情的第一線鏖戰。一方面是各省份醫護人員相繼緊急馳援武漢,搶救被感染的群眾;別一方面是各地嚴防死守防控疫情蔓延,千家萬戶謹遵醫囑自我防護。可以說,當下是舉全國之力、集全民之智,正在打一切史無前例的疫情殲滅戰。
網上段子有傳,說是2003年非典易感染人群是青壯年,現在新型疫情易感染人群是中老年人,這被一些打趣的友友認為“那豈不是同一批人?”“這多大仇恨啊?追殺了這幫人近20年!”雖然只是一個段子,被道出了當下疫情的特征,中老年人成為易感染群體,這也得到了醫療專家的證實。
中老年人是易感群體,這并不代表青壯年就不會感染啊。媒體聚焦疫情持續在報道,很多人為此已然慌亂,可卻總有個別年輕人,還是大學生,卻認為自己不是易感染人群,對個人防護滿不在乎。他們認為自己正值身體機能最強健的時期,自身體質好,免疫能力強,不容易被感染。
挖挖機的親戚中就有這樣的大學生。家人批評他,說這口罩必須得戴上,他卻毫不思索地懟回去:“我身體好,問題不大,口罩戴上出氣都不舒服!”
不得不說,當下形勢如此嚴峻,仍持有這樣的防范意識,的確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在家人的齊聲說服之下,這個讀大三的小伙子終于聽話了,自覺戴上了口罩。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對于這樣來勢迅猛的新型疫情,理應做自我防護的表率,卻在非常時期仍報之以僥幸心理,實屬不該。并且,在這之前有媒體報道,已經出現了大學生被確診為新型肺炎感染者。
某吉林籍在武漢求學的21歲大學男生,17日由漢返吉,4天后出現發熱等疑似癥狀,后在北華大學附院確診為新型肺炎感染者,由于診療及時,目前該大學生病情穩定,與之有過接觸的人員,尚未發出有感染的跡象。
某上海籍在武漢求學的21歲大學女生,從武漢回到上海僅僅兩天時間,就出現發燒癥狀,但是并沒有引起該女生重視,只拿了點感冒藥,后癥狀不解,到醫院檢查就被隔離了,并且很快確為新型疫情感染者。用該女生的話說:“我怎么也沒想到,媒體上說的這種病,會輪到得上我。”
媒體報道出的這一男一女兩名大學生,用事實證明,正處于身體強健時期的大學生們,如果防護不到位,仍然可能被新型病毒盯上。上海這名女大學生回憶,大概率是在大學旁邊的餐廳打工時被傳染上了。
所以,即便是大學生身體素質強,也不能在個人防護上大打折扣。
大學生放寒假從高校返家,乘坐交通工具,比如飛機、高鐵、地鐵、公交等,與不特定的人群交集,一些大學生返程的路線甚至經停抗擊疫情形勢最為嚴峻的武漢,有的大學生本就是在武漢高校就讀、放假返家,就像前面中招的那兩位大學生,很難說自己就一定不是潛在的感染者。
用醫療專家的話說,只有回家隔離滿了14天,才能說自己沒有被感染。挖挖機的孩子前些天放寒假乘高鐵返家,途經武漢,雖只停留了幾分鐘,仍讓其仔細回憶在武漢停車期間,所在車廂是否有人上過車。即使確定了停車那幾分鐘孩子所在車廂沒有上客,家里依舊按照隔離的標準進行防護和觀察,直到確定無異樣。
疫情雖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沒有防護意識。
大學生作為有知識、有文化的群體,在疫情來襲之際,當深入學習疫情防控有關常識,徹底摒棄僥幸心理,做自我防護的表率,同時還要引領家人尤其是家中的老人們,堅持勤戴口罩,做好個人衛生,全面自我防護,搞好室內通風消毒,自覺遠離封閉和人口密集的場所。
這既是保障個人和家人健康的需要,也在為抗擊正在蔓延的新型疫情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