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90后女大學生楊淳琪日記本里的話。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了解到,楊淳琪是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的學生,這個寒假,她原本打算參與開發區(西塘橋街道)的“春泥計劃”工作,為近50名學生授課,但是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該活動已取消。
得知該區(街道)在招募志愿者時,她第一時間報名,成為了社區的一名青年志愿者。
自除夕夜以來,她與村干部、聯村干部以及其他志愿者一起,奔走在小區的各個地方,發放倡議書,宣傳防疫知識。
“身為大學生,同時我也是一名老志愿者,看到群里征集志愿者的信息時,我毫不猶豫就報名了。這幾天跑東跑西也挺累,但是想到自己出了一份力,心里還是暖暖的。”楊淳琪說道,“父母雖然有點擔心,但是他們還是很支持的,我也打算長期參與志愿活動。”
為銘記這些日子的特殊記憶,她親筆寫下了志愿手記。
“2020年1月28日,星期二,多云。這是我參加疫情預防宣傳工作的第5天,也是鄰家教育“情暖隆冬星耀萬家”公益服務活動停課的第6天。為孩子們授課的時光,回想起來總是開心的,我們曾一起探秘‘歷史上的今天’、‘海鹽的古往今來’,也曾熱議時政‘非洲豬瘟’、‘英國拖歐’。但疫情的爆發,讓公益課堂緊急停課,我都不曾與孩子們好好道別……
但令人心頭一暖的是,經過各個部門的努力,海鹽至今沒有確診或疑似病例。我親眼見過領導們一次又一次緊急籌備會議,見過社區大叔每天定時定點巡邏……這個春節,他們真的付出了太多。而我,作為一名青年志愿者,能做的只有上門宣傳了。但戴著口罩的宣講,看不見彼此的笑容,效果會不會減半呢?我接受過的志愿者培訓,可都是要求“微笑服務”呢,現在戴著口罩“服務”竟有點不太習慣。特殊時期,特殊處理,這也是一種尊重吧!
無論如何,只愿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是楊淳琪,我愿做一顆向上的螺絲釘!沖沖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