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畫筆記錄戰“疫”最美身影、線上組群答疑、逆風而上承擔社會責任……寧波財經學院的大學生們在新冠疫情肆虐之時,用他們的擔當書寫了青春該有的樣子,獲得了媒體的點贊!
用畫筆致敬最美背影
“晚上在關卡點值守,白天背上打藥桶消毒,什么臟活累活都搶著干,樣樣都拿手,這個大學生啊真不錯!”一提起嚴家旺,村里人都交口稱贊。嚴家旺是寧波財經學院18環藝Z1班的學生,家住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林城鎮石英村蔡家自然村,看著疫情的形勢越來越嚴峻,他坐不住了,跑到村里注冊成為了一名大學生志愿者。
嚴家旺的工作是在村防疫卡點對進出村的人員、車輛嚴格檢測排查,挨家挨戶進行消毒,環村宣傳疫情防控相關知識。“雖然我不是黨員,但我也想守護自己的村子。”嚴家旺到了卡點后,跟著年長的黨員志愿者們給來往車輛和人員作登記、量體溫。,“雖然是簡單的工作,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獲到了很多,也看到很多人背后的付出和不易。”
輪崗休息的時候,嚴家旺喜歡拿起畫筆畫下身邊志愿者們的身影,他在紙留下了志愿者們專注、嚴肅的神情和他們工作的點點滴滴。有人把他的畫傳到了網上,隨即就收到了當地主流媒體的關注,“林城發布”、“長興發布”、“長興新聞網”甚至“FM93浙江交通之聲”都轉發了他的作品為志愿者們點贊。
嚴家旺的畫一下在村里傳開了,有村民說,娃兒的畫畫的好哇,這些日子也能體會村里防控工作的不容易,能不出門就不出門,不給村里添亂了。
“志愿者們為守護全村三千多人而努力,他們不計回報,沒有怨言,這讓我深受感動。”一“畫”而“紅”的嚴家旺如今依然深夜守護在村口,而明天的他又將繼續投入新的志愿服務中,“能夠為村里做一些實際工作,讓我有一種成就感。”
組群為農村孩子輔導作業
17漢教1的蔣亞楠放假回家,原本打算利用寒假好好復習一下準備大四考研,沒想到疫情打亂了她的計劃。身為共產黨員的她也想為村里的防控工作做點事。“我幾次去關卡處想要幫忙,卻發現熱心村民太多已經沒有我這個弱女子的用武之地。既然不能守在防護疫情的第一線,我就想通過其他方式為村里貢獻自己一點力量。”蔣亞楠發現村里有幾十個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有,因為延期開學,他們的學業遇到了問題,“主要是沒人輔導。”
在村干部的幫助,蔣亞楠建立了一個“抗疫情,抱岙村(教育咨詢)群”,她在村里召集了各科各年級老師和大學生志愿者十余人,把村里的學生都拉到群里,“啥題不會就拍照發群里,群里的老師負責講解,我們的老師里還有博士生呢!”蔣亞楠說,因為大家都不可能時刻在線,哪位老師看見能夠解答就及時解答這是群里默認的群規。
“如果有學生或者家長看不懂老師的解析,老師還會一對一的進行語音講解,雖然沒有一分錢,但大家的工作熱情都很高。”蔣亞楠也利用自己的專業經常在群里分享一些好詞好句和英語的一些詞組搭配。蔣亞楠在村里組群輔導學業的故事也被當地主流媒體“中國永嘉”報道。
“既然不能在防控一線堅守,那就在護村教育中盡一份綿薄之力吧。”蔣亞楠說。
24小時輪班站崗守護家鄉
“今天輪到我值白班,七點就起床了,要站到下午四點才結束”。家住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解放村的陳王煒中午回家匆匆扒了幾口飯,又趕忙回到村口替換其他志愿者。這是18工創2班的陳王煒參加村口防疫志愿者的第十天,也是他值的第四個白班。2月1日起,村里開始招募黨員志愿者參與防疫工作,熱心的陳王煒還不是黨員,看到招募公告后也趕忙來到了村委會報名,生怕他的名額別人“搶”了去。
在村口防疫卡點為過往人員測量體溫,勸返非本村的到訪人群,協助村委挨家挨戶上門摸排、登記信息……這幾日的防疫工作讓陳王煒的寒假生活充實了不少。“白天站崗還好些,難熬的夜班,有的是從下午四點到夜里十二點,有的是從半夜十二點到早上八點”,好在村里在卡點還安置了一頂帳篷給志愿者們中途休息,帳篷里也只有一張桌子,幾張板凳,讓陳王煒又冷又困。“夜里常常會有偷溜進村或偷跑出去的,我要保護好我的家鄉,做好村口防護,不落下一個進出人口”,陳王煒堅定地說。
“我們村是工業立村,人口流動很大,外來返鄉的特別多”,陳王煒介紹說,但村里“嚴防死守”的防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至今未發現一個疑似、確診病例,陳王煒很開心自己是村里三十個防疫志愿者中的一員,他的志愿工作事跡也被當地“蕭山共青團”發表報道。
但是,看似簡單的村口站崗也遇到過不少阻力,“有的村民不配合,不重視這次疫情,出門不到口罩,有的家里有從外地回來的會謊報,登記電話號碼、車牌號這些基本信息的時候不信任我們”“還有的返村人員對我們存在偏見,覺得志愿者每天接觸的人太多了,請他搖下車窗配合我們測量體溫時也只搖下一點細縫”,說起這幾天碰到的困難,陳王煒顯得有些委屈,但也并不后悔能夠親身參與村里的防疫工作。
2月11日的“蕭山共青團”微信公眾平臺推送了陳王煒的故事,對他的評價是:“用實際行動扛起‘抗疫’的使命擔當,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95后大學生們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奮斗在抗疫戰線上,這是青年人的擔當,是青春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