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寒假,在甘南草原深處的卓尼縣藏巴哇鎮柳林村,一位“全副武裝”的姑娘在疫情監測點特別亮眼,最近大半個月,她每天都身著防護裝備,堅守在監測點開展消毒監測工作。
這個叫張虎娟的姑娘正是柳林村人,現就讀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春節期間,當得知鎮衛生院要在村口設置疫情監測點時,便毫無猶豫做了一名青年志愿者,加入到村里的疫情防控隊伍。
“17年前‘非典’爆發時,我還年紀小,但醫護人員不辭辛苦、不怕危險與疾病斗爭的精神讓我印象深刻,這也成為我選擇上醫學院校的初心。”張虎娟說,作為一名醫學生,新時代甘南青年,雖然去不了疫情區,但在家門口能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也是對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回饋。
農牧村(社區)是疫情防控第一線,自疫情防控啟動以來,甘南團組織第一時間發布“行動令”,號召返鄉大學生投身農牧村(社區),為疫情防控貢獻青春力量。據統計,目前該州累計有730余名返鄉大學生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持續推進,近期以來,甘肅各地返鄉大學生積極響應黨團組織召喚,主動向所在村鎮、社區報到,有序參與疫情聯防聯控,為疫情防控貢獻青春力量。
在臨夏市折橋鎮后古村檢查點,廣東醫科大學大三學生易博每天堅守疫情監測崗位,作為一名青年志愿者,他很樂意為家鄉人民服務。“我學習醫學專業,有責任幫助鄉親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戰勝疫情。”他說。
寒假期間,折橋鎮共有108名大學生志愿者奔走在基層一線,拿著“大喇叭小喇叭”走社串戶開展疫情防治宣傳,挨家挨戶講解疫情防護知識,協助村鎮干部做好摸排登記工作,有的大學生還拍攝了講解疫情防控知識的抖音小視頻,在村民中廣為流傳。
在甘谷縣謝家灣鄉,鄉政府發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倡議后,返鄉大學生積極響應、主動報名參加。很快,該鄉300余名返鄉大學生團員組成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經過培訓,大學生與鄉鎮檢測點的醫護人員、民警、鎮村干部及群眾一道,站在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成為疫情防控的新生力量。
汪寧是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的在讀大學生,看到團甘谷縣委的倡議書后,積極響應號召,主動到謝家灣鄉汪坪村報到,加入該村疫情聯防聯控隊伍中。“作為青年大學生,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投身到疫情防控當中,對社會來講,這是一種責任與擔當;對個人而言,也是一次社會實踐和能力提升的好機會。”他說。
“作為一名醫學生,我主動參加社區志愿者服務活動,主要負責卡口執勤、篩查個人防控方案和巡邏工作,這次經歷鍛煉了自己,也讓我有機會為疫情防控盡一份綿薄之力,很有意義。”在阿克塞縣,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張淦鴻放假回家就遇上疫情,縣上啟動防控工作后,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發揮所學,投入科學防控。
“我是護理學的。”“我學過護理知識,還未實習。”“我是臨床醫學專業大四學生。”“我是學中醫的,也是大四學生。”“我是學護理的,只有知識,沒有實踐的行嗎?”……這是“靜寧縣青年防疫志愿者服務隊”微信群剛建起時群里的聊天信息,自開展疫情防控以來,靜寧縣大學生積極報名、擔當作為,主動參與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中來。
在甘肅各地城鄉,在這個特殊的假期,一大批返鄉大學生走出家門,發揮所學,就近就便編入基層一線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組織、青年突擊隊,成為一支特殊的應急戰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