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后,島城文藝界人士等紛紛投入創作,青島市作協收到抗擊疫情主題的詩歌、散文、小說、紀實各類文學作品400多件。值得一提的是,還收到許多有態度、有個性的學生詩歌作品。
“青島詩歌”編輯透露,這批學生作品,“有詩歌也有童謠,投稿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都有,表現了他們對社會公共事務的參與”。
此次選出的詩歌也各有特色,“可以看出來,大學生劉抒衡應該是學生物學的,她既表達了對這一病毒的認識,還致敬了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和科研人員,也表達了自己的期望。沐小杉和錢洋洋的作品,比較有這種現代詩的感覺。小學生何妹芝只有八歲,寫得很有童趣,貼近生活,比較真實。他們都站在自己的思考的角度來表達,有自己的態度和力量。”
口罩下的浮世繪
——抗擊新冠肺炎有感
劉抒衡(大學生)
不見硝煙的戰爭
悄然而至
埋頭苦干拼命硬干
舍己為人殺身求仁
歷歷過往緩緩重疊
“我不是將軍,總歸是士兵。”
此乃1937年戲劇家黃佐臨
“國有難,召必回,戰必勝。”
此乃60多年后哈佛八劍客
“赴國難”這沉重的概念
歷萬祀同三光
千年時易背影如昨
常怨自己一念之差
如若時光倒溯得入杏林
疫情爆發第一天
請將我交給武漢
我要同“定海神針”鐘南山院士并肩作戰
總恨自己平日不關心時事
我的爸爸,記得帶好口罩
請讓我替你做一次會議記錄吧
這段日子您總下半夜回家清晨離開
難以原諒自己曾忽略祖國
直到它大病一場
我,不過如此平凡庸碌的逆子
尚能追隨陳薇院士
她的“生物盾牌”后
是何等使命與緊迫
我,不過自身難保的群眾
仍愿學22名康復患者自愿抽血
因為那是臨床治療最珍貴的樣本
我,不過一名普通的大學生
甘愿藏起擔心
支持家人奔赴一線
不需要知道我叫什么名字
你我皆是無名之輩
歷史在重演
七天建成的“火神山醫院”
各地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
臨危克難研制疫苗的科研工作者
冒著被感染風險提供最新情況的新聞記者
社會各界和海外華人救援的一批批物資
乃至小區門口街邊村頭的站崗人員
與傳染病的戰爭何曾退縮過
孤寂的黑夜大可漫長
最初一抹曙光終將打開天地洪荒
疫情過后
請你穿上當季最好看的衣服擁抱心心念念的TA
請你補上那些火鍋電影奶茶
請你認真學好每一門課將來的挑戰屬于我們
請你去武漢當街吃一碗熱干面
丟掉口罩扔掉提防
擁抱身邊人,笑著說:
“櫻花真好”
最后想對仍在奉獻的白衣天使說
即使一無所有
眼里的那團火請保持鮮活
就算十年飲冰
心頭的那滴血請守護炙熱
哪怕萬木凋敝
如盲人踽踽獨行
也請你請我做一盞逆行的燭火
他們說,戴好口罩
沐小杉(大學生)
他們說,戴好口罩
卻沒說戴上冷漠
他們說,拒絕病毒
但這不妨礙我們親吻!
我們分開,是因為相愛
為此,我感到榮幸至極
你目送我,仿佛太陽告別大地
你燒盡了水霧、護目鏡和空氣
千萬里,千萬年
我們交換彼此的呼吸
口罩太過單薄,對于
吻!那沖破一切的銳利
他們說,關緊房門
卻沒說關閉心扉
他們說,殺死病毒
為此我給你滾燙的愛!
春天還會到來
錢洋洋(大學生)
春天還會到來
那時,酒杯只有酒味
不再有酒精味
而所有沉睡的文字
都將在酒的芳香中蘇醒
那時,詩人們請歌唱吧
帶來火光的人
黃昏天空下托舉太陽的影子
長長地投進每一片心湖
牧人遇見野花
一只羊角長出黑眼睛
八匹大駿馬
內心柔軟春天頃刻流淌
請相信春天還會如期到來
在一年又一年的春風浩蕩中
我們舉起一杯又一杯沒有酒精味的薄酒
敬長眠的烈士
過年
何妹芝(小學生)
今年過年,
我就像樓下李爺爺飼養的那只小鳥一樣,
被關在籠子里
整整有半個月。
爸爸說,
這是全家人的功勞,也是我為抗疫
做出的貢獻。
看著手機里
在棧橋拍下來的海鷗,
我好羨慕它們,
可以整天整天地無拘無束地自由飛翔。
我真的好想,好想,
我自己也是一只海鷗。
在沒有病疫的春天里,
也可以整天整天地無拘無束地自由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