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每天校醫院有6位醫護人員值班,儲備的醫用外科口罩到今天只剩不到100個了,防疫工作依然很緊張,這可咋辦?
但有一個好消息是,杭電校醫院辦公室主任杜鵑照例清點郵寄到的物資時,看到了一個“3000只醫用外科口罩”的大箱子,杜鵑頓時想起“雪中送炭”四個字,打開箱子,夾在口罩里的一封信,讓杜鵑驚喜交加:
“我每天都在關注疫情,十分關心我的大學所在省份浙江疫情和抗疫情況,自然也牽掛我學校老師們、職工們的健康。危難當時,略盡綿力,我將多年積蓄的壓歲錢用于購買3000只醫用外科口罩,全部捐給我的大學......懇請接受,衷心祝愿你們安康!”下面的署名是,“杭電2019級會計學院6班彭爽”。
“我當時感到很震撼!疫情當前,現在外面市場上很難買到醫用口罩,買3000只醫用口罩花的錢,對在校生來說可不是小數目,這名學生對學校的心意,可是價值千金!”杜鵑很感慨。
記者試圖聯系這位“捐贈者”彭爽同學時,他正在重慶的家里上學校開設的“在線授課”。
記者與彭爽的媽媽楊女士在電話上聊起了這個“愛心男孩”。據楊媽媽說,彭爽從輔導員酈劍英老師那里得知,學校醫院防疫正缺醫用外科口罩,外面又一時買不到。彭爽很著急,就問爸爸媽媽有沒有辦法,楊媽媽多方打聽,獲悉有途徑可以買到口罩,彭爽于是告訴爸媽:“用完最近8年積攢的壓歲錢買3000只醫療口罩捐贈給學校。”
由于外面緊缺,實際上這3000只口罩的均價比市面價格要貴,總共花了小彭同學近3萬元。同時,為了確保質量,這批口罩先是從河南寄到重慶,一家人一個個檢查好質量后,才寄給學校。
對于兒子用“全部身家”買了3000只口罩捐贈給戰“疫”中的母校,楊媽媽說很支持。“這些年家人和親戚給彭爽的壓歲錢,他都沒花。他說買醫用口罩送給學校,我和他爸爸很欣慰。孩子想做有意義的事,我們都支持,就怕他想不到。”也是當教師的楊媽媽還說,其實彭爽做了這件事之后,全家人都很開心,感覺終于為抗疫做了點事。
正在忙著上學校在線課程的彭爽,中午吃飯的間歇和記者在電話上也聊了幾句,這是個說話很隨和、很愛笑的男孩,“就是掛念學校抗疫的教職工們,和那些逆行者們比,我做得實在不算什么。”
小彭是個很會關心人的大男孩。和記者聊完天后,他還不忘通過微信說“只是小心意啊,老師們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