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
漯河食品職業學院
大一男生
……
搭便車、乘火車、坐飛機,
單槍匹馬穿越湖北、浙江、安徽等多省
買回1500只+3000只+31000只口罩,
6080副護目鏡+12000斤消毒液......
輾轉行程6000里,
買來28.8萬元醫用物資,
解決家鄉淮濱縣疫情防控的燃眉之急
……
這些數據的背后
是一名年輕的00后陳浩
而他的故事
從這樣的一封感謝信之后
才被大家所熟知
漯河食品職業學院收到陳浩家鄉發來的感謝信
“此行此舉,充分體現了陳浩同學心懷大愛、情系家鄉、回饋桑梓的濃厚情懷,為全縣人民眾志成城、戰勝疫情鼓舞了斗志,堅定了信心和決心!在此,向陳浩同學及貴學院的仁心善舉、無私奉獻表示最衷心的感謝!”2月14日,淮濱縣衛健委在給陳浩所就讀的學校寄出的感謝信中說道。
01
一條醫院緊急公告
陳浩的老家,在信陽市淮濱縣張莊鄉三里村。剛從漯河食品技術學院回到老家時,他本想舒舒服服地在家過個年。
“疫魔”說來就來!2020年農歷第一天(1月25日),信陽中心醫院和羅山縣人民醫院發布疫情防控物資告急的求助公告。“那時剛睡醒,我打開微博看到這個消息后,第一時間購買了1500個口罩,通過快遞郵寄了過去。”陳浩告訴記者。
02
飛上海闖浙江
“小陳,現在縣里防控物資緊缺,你是從哪里買的?這個渠道告訴我一下,我們派人抓緊采購。”
“不需要派人了,你們都忙。這事包我身上!”
陳浩回憶了當時和淮濱縣衛健委副主任張毅的對話。
立說立行。1月27日晚上7點,陳浩搭了順風車來到明港機場,飛往上海。到上海時已是凌晨12點。
休息一夜后,他于1月28日早上七點坐上了去往浙江義烏的高鐵。“9點多到的,聽網友說義烏批發市場有賣口罩的,一下車我就和早已在車站等候的朋友先到了那里。”陳浩說:“對比國家衛健委出臺的質量標準,那批口罩不能用。之后,我就和朋友一行立即前往金華市。”
03
30000罩+6000鏡,搞定!
1月28日,陳浩在金華市輾轉考察了很多企業,最終選擇某公司生產的口罩。
“和那邊的老板好說歹說,從給1萬個口罩爭取到3萬個口罩,還有6000個護目鏡。”陳浩告訴記者。
“陳浩這小伙子敢單槍匹馬去那么遠買口罩,真不簡單!我就是被他的誠心打動了,才把新疆那邊的客戶需求量壓了一些讓給他。”該公司負責人在之后的記者電話采訪時說。
“談完了這邊的業務,網友告訴我說湖北仙桃有200萬只口罩,貨源穩定,價格還不高。在征得縣里同意后,我和朋友于1月28日晚上11點驅車12個小時去到了那里。”
陳浩告訴記者:“雖然談后那邊可以給60萬只口罩,但那邊的資質證書已過期。向縣里反映后,出于安全考慮,最后就沒有定下來。怕金華那邊定下來的事泡湯,我和朋友‘跑趟兒’似的趕往,到達目的地時已是1月30日的早上7點。”
由于供貨和運輸問題,1月30日中午12點,陳浩在和金華市某公司談定三天后準時發貨后,于當日帶著公司送的1000個口罩和80個護目鏡,乘坐高鐵回到阜陽,再從阜陽打車回到家鄉已是1月31日的凌晨2點!
04
28.8萬元救命醫材,運回!
就這樣,用時4天零7個小時,“飽一頓饑一頓、上頓不接下一頓,更多的是用泡面充饑”的陳浩圓滿完成了疫情防控物資的采購!
2月3日,當裝有價值28.8萬元的30000個口罩、6000個護目鏡和6噸消毒液的貨車緩緩駛入淮濱縣時,他才長舒了一口氣兒……
“現在想想,那時也是蠻拼的。不過,我自己從不后悔!雖然有時會很困、委屈和無助,但我還是堅持了下來。在這次路途中也結交了很多朋友。同時也非常感謝黨和政府給我的信任,我相信疫情會很快結束。中國加油,淮濱加油!”陳浩激動地說。
05
全校師生為他驕傲
“后來,我們收到了淮濱縣衛健委發來的感謝信,在與陳浩的輔導員核實后,才知道他竟然默默完成了此等壯舉。”漯河食品職業學院經濟管理系黨支部書記丁超君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大學生,陳浩的所作所為令他們感到驚訝的同時,也為他驕傲和自豪。
“漯河食品職業學院的校訓,是‘重德強能,勤業報國’,它時刻鞭策著我。面對嚴峻疫情,年輕人有時間和精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在信陽市淮濱縣張莊鄉三里村,陳浩這樣說道。
06
授予“戰疫英雄獎”!
2月17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決定聯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授予陳浩“戰疫英雄獎”,并頒發1萬元正能量獎金。
“他說‘一個人的能力有限’,我們卻從他的行動中,看到了年輕一代滿滿的熱血和擔當,以及這個國家未來無限的可能和希望。”頒獎詞中如此寫道。
“到湖北那邊,你不怕嗎?”
“說不怕那是騙人的,但一想到能買到更多的口罩去保護更多的人,我身上的鮮血就直往上充,來勁兒!”
——陳浩
團團有話說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數人沖鋒上陣、忘我向前,我們每天被各種人物感動,不管他是英雄還是平凡人。我們更欣喜地看到,在這場災難中,中國的年輕人迸發了耀眼的光。他們或披上白袍、身著軍裝、帶上志愿者的標識奮戰一線,或騎上快遞車、走進工廠里,為前方提供保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
4天零7個小時,19歲的他,30000個口罩、6000個護目鏡和6噸消毒液……數據的背后,是一名年輕的00后,令人驚嘆的行動力。
其實,哪有什么英雄?不過是一群孩子,學著長輩的樣子,慢慢學著將這個民族扛在了肩上!
我們始終記得,我們是什么模樣,中國就是什么模樣!最可愛的中國青年們,因為你們,才使中國永遠煥發青春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