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環境科學與食品工程系支教小分隊的志愿者再次來到了賈堡村小學進行支教活動。經過這么多期的支教活動,志愿者對賈堡村小學的一草一木已經十分熟悉,但是什么是支教?如何去支教?這些問題仍然縈繞在很多志愿者的心頭,得不到一個恰當的解釋和答案。
一談到支教,很多同學會想到所謂支教就是自己親自去到某地授課,一方面是對這種精神的贊揚和欽佩,另一方面卻也是擔憂志愿者能否擔當重任,是否明白自己肩上擔的是什么樣的責任。經歷了兩個月的支教活動,我們得到了五點認識:
1.專業知識:育人不是只靠激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想起什么教什么,更需要靠專業知識,系統化地進行備課,制定長期的教學任務。
2.對支教的認識:支教不應該只是定義為自己去到實地,支教從直面意思來看,是支持當地教育的發展,那么就應該是改善當地的教學環境。
3.對于支教也是要以平常心,長期去關注,而不是一時沖動。積攢自己的經驗,為后來者提供幫助,使支教活動可以長期處于上升階段,不斷改革,追求進步。
4.支教的意義:“成人、成才、成功”是我院的校訓,從中我們明白萬事之始都離不開“成人”。所以,志愿者進行支教首先要做的就是“育人”,而并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的灌輸。
5.安全保障:公益服務作為我院卓越教育四大模塊之一,學院對其的重視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學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奉獻愛心、展示自我的平臺,每周一次的支教活動可以持續進行,體現了我系學生對公益活動的熱衷,也表明我系已與賈堡村建立了友好往來的關系。
支教歷來是一個廣受爭議的話題,我系究竟如何持續開展好這項活動,就請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