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要趕緊“斷奶”,我兒子曾讓我絕望
嬌生慣養的大學生們,鄭強教授請你們趕緊“斷奶”。1月17日,鳳凰網發布了鄭強教授接受郎永淳采訪時,對大學生所說的話。“斷奶”是這段兩分鐘視頻中的關鍵詞。
一、長不大的孩子
鄭強教授說,有的大學生開學報到的時候,六個家長送一個孩子。扛箱子、背包的是老人,孩子當甩手掌柜的,什么也不拿,就像個皇帝。每當看到這樣的場景,他都想對大學生說,該斷奶了。
是啊,不少大學生就像是長不大的孩子一樣。從小到大,衣食住行都是父母包辦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說。不少大學生進了大學校園還沒學會自己洗衣服,每到假期就把幾十件穿過的衣服打個包帶回家,讓父母替他洗,開學時候再帶回來。你說他們低能吧,他們還有滿肚子的墨水;你說他們有才吧,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掌握。
但是,你別看好多事兒人家不愿意干,也干不成,可嘴上功夫都是一流的。碰上大家觀念有沖突的時候,他就說你是老古董,觀念舊,年輕人應該有獨立的思想。碰到伸手要錢,請求各種幫助的時候,他就不提獨立思想、自由精神了。
一句話總結:衣食住行都不行,牙尖嘴利功夫足。
二、長不大的家長
別光說孩子,其實很多家長也沒長大。想要讓孩子長大,你得培養他獨立解決問題,你得能接受他犯錯誤,這樣他才能逐步改進,對吧?可你看看有一部分家長是怎么做的?事事都越俎代庖,事事都擔心孩子做不好。結果呢,孩子在成年后碰到任何問題的時候都一籌莫展,腦子不會思考,手腳也不會勞動。
不僅如此,孩子慢慢長大了,他們的思想肯定跟自己的父母不一致。這個時候,很多父母不是想辦法跟上時代,研究研究孩子們喜歡什么,愛干什么,再跟他們平等對話,而是卑躬屈膝,事事退讓。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呢?活生生化身成為孩子們的“老奴隸”,你付出再多,他也不會感恩。
一句話總結:無微不至沖在前,卑躬屈膝太憋屈。
三、扭曲了的教育
當然,孩子們斷不了奶,也不能只怨他們自己和他們的父母,咱們的教育也得背上點責任。在整個教育生態當中,文化教育所占的比重特別大,相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勞動教育,以及其他與人的綜合素質相關的教育所占的比例都有點小。
在學校,除了主科老師之外的其他科老師,地位似乎總要相對低一點。在家里,孩子被要求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其他事都不要管。在社會上,文化水平成了人才評價中最重要的標準。“學霸”是越來越多了,“文武全才”卻越來越少了。
一句話總結:文化知識只做題,綜合素質太落后。
四、鄭強家的煩惱
很少有人知道,鄭強教授的孩子算不上是個學霸,他曾經在中學階段特別淘氣,還因此轉學過好幾次。孩子的表現,曾經讓鄭強教授特別煩惱,甚至一度還感覺很絕望。可能正是因為這樣,鄭強教授才逐漸形成了對教育的獨特看法。
他認為只要孩子有幸福的人生觀,有優秀的人品,能夠吃苦耐勞,知道艱辛,知道善意,知道責任,就很不錯。是啊,鄭強教授所說的這些特質,都是人的底色,所有的文化知識,人的所有才華,都要構筑在此之上,才能稱得上是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你對大學生斷不了奶怎么看?你認為,學校、家長和孩子誰該為此負責任?你是否贊同鄭強教授的教育觀呢?來評論區聊聊吧。
微風不燥,陽光正好,你就像風一樣經過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溫暖舒心。
時間:2022-01-20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