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畢業即月入過萬的本科生不到一成”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據數據統計,大部分應屆畢業生薪資處在出人意料的3k-6k區間中,超出“00后”職場新人的預期。受疫情的持續影響,線下招聘活動開展受限,但直播帶崗活動、各類線上專場活動層出不窮,使得秋招招聘效果明顯好于預期。在多種形式合力作用之下,2022屆秋招“戰況”如何?大學生一站式求職網申平臺——梧桐果根據自身平臺數據從多維度分析2022屆畢業生求職就業情況,為企業和廣大畢業生提供參考。
畢業生求職熱情不減,財務管理崗最受歡迎

根據2022屆校招崗位畢業生投遞簡歷排名顯示,投遞財務管理崗的畢業生最多,占比7.9%,其次為人力資源管理崗,投遞占比為2.94%,位居第二。職能管理崗、會計崗、管培生崗分別占比2.78%、2.52%、2.34%。可以看出,這幾個專業方向的畢業生培養面向就業市場的針對性很強,屬于用人單位比較青睞的專業領域。
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就業方向主要有企業的高級財務人員、銀行以及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等。因為該專業畢業生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面很廣,涉及到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法學等,因此在擇業時有著更大的選擇空間。我國的人力資源方向的專業從業人員較為稀缺,人才資源隊伍的國際化水準不高,使得畢業生和市場的供需相差很大,也使得各人才市場對相關專業畢業生求賢若渴,也使得相關專業畢業生投遞熱度較高。
本科畢業生薪資區間以3k-5k為主,打破“畢業生人均過萬”神話

根據2022屆秋招本科畢業生薪資區間占比來看,占比最大的是3K-5K,占比為38.4%,成為2022屆本科畢業生薪酬主流,位居榜首。其次是5K-6K區間,占比為23.7%;6-8k區間占比20.6%,位居第三位;3k以下、8-10k薪資區間占比較少,分別為8.7%、4.9%;而10k以上薪資區間的畢業生僅占3.7%,與很多畢業生的期望值大相徑庭,打破“畢業生人均過萬”的神話。
影響應屆畢業生收入的往往有三個因素:畢業院校、企業和機會。名校的光環加持,成為畢業生進入名企的敲門磚,很多知名企業都會和名校簽訂一些合作協議,學生也有更多鍛煉和交流學習的機會,更容易進入好的公司,自然也有更好的機會拿到高薪。其二是企業方面,公司的規模和實力決定了職位的薪酬,往往企業對職位的認可度越高,起薪往往就越高。此外,機會的把握往常也有一定的影響,求職時的狀態、運氣以及企業對招聘指標或職位空缺的需求程度,也往往會大大影響畢業生的求職結果。
軟件工程類崗位薪資最高,崗位需求將長期釋放

根據2022屆秋招本科應屆畢業生平均月薪排行數據顯示,起薪較高的畢業生主要集中在軟件工程類、計算機類和大數據類、財務管理類及電氣工程類,軟件工程類崗位薪資最高,平均月薪為12867元,計算機類崗位緊隨其后,為平均月薪為11280元。
軟件工程專業是專業性較強的專業之一,高校培養都是圍繞軟件設計、開發、測試等內容展開,并且注重實踐鍛煉,因此畢業生往往都有較強的實踐能力。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開始落地應用,這個過程會需要大量的軟件工程類人才儲備,從長遠的人才需求趨勢來看,軟件工程類崗位將會持續釋放,在多重因素的推動下,軟件工程專業畢業生的擇業空間也將不斷擴大。
四成以上畢業生跨專業求職,“好就業”不如“就好業”

根據2022屆秋招畢業生是否跨專業求職占比數據顯示,41.23%的畢業生選擇跨專業求職,對口就業的畢業生僅占58.77%。有很多畢業生表示,除本專業同學同時競爭以外,跨專業求職的佼佼者也層出不窮。
大量畢業生跨專業求職,究其原因,很多畢業生表示是高考志愿填報的專業不喜歡,在求職時不愿意從事該方向的崗位,親友、朋友口中的“好就業”的專業,在畢業求職時已經不再熱門或者“內卷”嚴重,使畢業生望而卻步。此外,通過長時間的了解,對某一專業領域產生興趣,也使得畢業生更傾向于跨專業求職或跨專業考研。跨專業求職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實踐能力的確與本專業的同學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企業在招聘時也額外注重畢業生在高校學習階段培養出來的合作、眼界、自主學習能力等,這也成為許多綜合能力較強的跨專業求職者優勢所在。
跨越自身能力,盲目追求高薪資,只會無限量增加求職焦慮,影響求職心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明確求職選擇,“好就業”不如“就好業”,與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從業方向才能促就畢業生高質量的求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