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題背景:在東南大學百廿之際,我們計劃這次將聚焦點放在那些奮斗在普通崗位上的默默奉獻的東大人身上,他們雖然普通,但每個人都不平凡,我們希望通過問卷、采訪等形式去探尋他們身上熠熠生輝的地方,尋覓他們所傳遞著的“東大精神”,希望能在東南大學120周年校慶之際講好一個屬于“平凡東大人”的東大故事,能夠更好的宣揚東大力量。

在第一階段中我們已經向畢業生和在校生分別發放了問卷,并對數據結果進行了總結。第二階段我們計劃對各行各業的東大畢業學子進行一對一采訪,目前已經采訪到了六位學長學姐,因為篇幅限制,下面只介紹了兩位學姐學長的采訪,更多采訪詳情歡迎移步我們的公眾號尋一粒沙。

楊逸辰學長
我們采訪到了07級,12年畢業于建筑學院的楊逸辰學長,據學長介紹,他擁有從設計-自媒體-品牌總監 跨界兩次的工作經歷,學長12年本科畢業后到浙江杭州GAD綠城設計工作工作了大概四年半左右,之后開始創辦運營自己的自媒體公眾號(月半羊)運營了兩年多,到2019年底2020年初開始做BA藍城設計品牌主管,目前任職一家設計院的品牌總監。當被問及覺得東南大學最讓學長懷念的是什么時,學長談到“2022年正好是畢業十周年,和舍友關系好的同學每年也都會有聚會,并不會經常想起,但看到相關的內容會回想起來在東南大學的生活。大學生活還是很美好的,建筑專業熬夜并不應該,不鼓勵熬夜,從項目管理來說,熬夜其實是對邊界的不清晰認識。要搞清楚自己在一次設計作業中想主要學習的一個方面,各方面都兼顧不太現實。”而對于內卷以及畢業后的工作,學長認為做建筑設計的同學可以把思路放寬,不要給自己預設太多前提條件。學長介紹到當時畢業時大多仍是選擇做設計,畢業的那年相對還是很好找工作的,之后行情開始不甚樂觀。如今整個建筑設計環境和設計話語權比較差,出現企業兩極分化的情況。1990-2010年屬于建筑發展迅速的階段,如今算是回歸理性。每個同學要清楚自己手里有一副什么樣的牌。像有的同學有家庭資源加持,自己也喜歡做設計,那么相對就容易成功。那像更多需要自己打拼的同學,就會多一方面的考慮。互聯網迭代快,缺少有成就感的東西,互聯網設計的編輯成本低,比如畫漫畫具備傳播效應,跟設計不一樣。公眾號初期收獲了較大的肯定,有幾篇文章爆火點贊量很高,因此繼續嘗試了下去。互聯網不是只有編程,做設計的同學有獨特的品質,要多注重自己的能力
設計行業相對傳統,可以提高,但缺乏深入鉆研并有附和背景的人才,品牌就是媒體和設計的結合。需要人才探索,因此品牌的價值能夠體現出來,品牌的良好塑造有助于企業的發展。
時代在變化,建筑也隨之產生一些新的不那么卷的領域。應對卷的方法時找到自己能力和專業的結合,去找一些目前還沒有太多關注的領域,保持清醒的思考。
而談及平凡,學長也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學長談到“就同屆同學來說,做設計的同學也開始成為團隊的領導,地產方向也基本定型,最多的還是做設計以及甲方設計管理的,還有一部分在教學崗位,或者是轉行,做公務員,創業。綜合來看,大家都是比較平凡的,在社會上接觸的人多了,會發現哪怕是你自己覺得平凡的能力,其實只要能夠做好就已經很不錯了。在東大接觸的老師同學都是很優秀的人,工作中接觸的人也大多有相似的背景。把自己認為平凡的事情做好其實就已經不那么平凡了。”
最后學長也講到了希望東南大學的學弟學妹能夠活出不一樣的自己!把自己的能力都發揮出來。表達了對東南大學學第學妹們的美好祝愿。

暴佳昕學姐
我們采訪到了16級的畢業于21年6月的暴佳昕學姐,學姐目前在云南支教(兩年),參加的是一個叫做美麗中國的支教項目。當談及學姐的工作時,學姐介紹到“因為我們是建筑專業出身,所以我就是教的科目就是美術,因為我們大部分現在的支教團隊大部分人都不會去教授主課,因為現在的政策原因,如果教授主科的話,他會有一系列的考核。像我們這種半路出家又不是師范專業的去教主科的話,可能效果也不好。所以,大部分去支教的教的都是小學科,就比如科學,道德,然后美術,體育音樂之類的,我的話就是教我們整個學校的所有的美術課,然后我們整個學校加上學前班,是有200個人,就是都是小學。而當被問及支教后的打算時,學姐的家人都還是希望學姐今年繼續考研,本身也一直考慮要不要讀研這件事,現在的話打算的還是23年夏天支教結束以后去繼續深造,因為覺得本科學的東西太有限了。
當問到東南大學最讓人懷念的東西時,學姐談到“要說最懷念的,我就是還是挺喜歡我們學院下面那塊大草坪的,就是我覺得南京真的是一個很舒服的城市,包括我在上大學期間也經常會跟我的高中的朋友,就是拉他們來南京玩兒什么的。
而談到對平凡的職業的看法時,學姐表示其實她并不覺得自己是默默付出,她認為對她來說付出并不是第一位的,她談到她其實一直在規避自己是在奉獻這種想法,因為一旦有為別人付出這種想法,可能就會去要求回報,但是學姐覺得其實從做這件事情本身,她已經得到了她該得到的東西,不管是對自己的鍛煉。還是說在這個過程中長得見識,學姐認為對自己都是有幫助的。當越來越多的人把支教看成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的時候,它其實就是一份工作,然后這個工作他只是跟你跟我們所認為的大學一個專業畢業之后到這個專業去工作這條很狹窄的道路不一樣而已。
而對于平凡,學姐則談到“我覺得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平凡人,有一些我們小時候覺得很敬佩的人他們也只是在努力做他們的工作而已,我們也有可能成為這樣的人。那些在自己的領域得心應手的人,他們可能也會有自己很無奈的地方,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
最后學姐也表達了對東南大學以及東南大學學弟學妹的美好祝愿,“我跟我的朋友我們畢業的時候之后送了一幅字,那幅字是我們認為很有意義的八個字,叫”兼容并包,繼往開來“,希望學校在這樣一個節點上可以越來越好。對學弟學妹的話,我想到的是在我們村子的墻上有一句話,要保持理智,相信未來。

如果對我們的選題或者后續的采訪感興趣,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尋一粒沙,每一個仰望星空的人,其實都是星星本身!(尋一粒沙東南大學社會實踐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