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3月17日電(羅婕)正值開學季,全國的學生們陸續回歸課堂。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一位在鄉鎮郵政崗位工作的傈僳族郵遞員桑南才在51歲的年紀圓了自己的“大學生夢”,重新踏上求學之路,在家上起了網課。
桑南才是怒江州瀘水市稱桿鄉郵政所所長,34年來他一個人往返于全鄉13個村委會之間,平均每天行程100多公里,累計投遞100余萬份郵件,被當地群眾稱為傈僳山寨的“托厄哈扒”(傈僳語,意為“送信人”)。近年來,他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2021年“誠信之星”等榮譽。
2022年1月,桑南才收到來自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成為繼續教育學院(勞模學院)的勞模新生。由于全國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原定3月去北京報到的計劃只能擱淺。
“現在我在和國內很多大學生一樣在家上網課,這個體驗太新奇了。”細數課表,桑南才本學期每周有14節課,長久沒有經歷系統學習,他對于跟上學習進度有些吃力,但求知欲仍讓他充滿動力。在沒有課程時,他依然肩負起郵遞工作,“邊工作邊學習是有些壓力,但合理安排時間,也能完成任務。”
談起桑南才的“大學生夢”,他告訴記者,多年來他為村寨里無數大學生準時送達錄取通知書,學生們上大學的喜悅,也勾起他繼續讀書的渴望。“從小我最喜歡讀書,把新華字典都翻爛了好幾本。沒讀過大學是我這輩子的一大遺憾。”他說。
年復一年,桑南才見證了怒江大峽谷里“天塹變通途”的滄桑巨變,也體會到鄉村振興帶來的新面貌。他時常感嘆,“現在科技和教育資源都走進了大山,年輕人都有條件上學,真是太好了。”
2021年,在中國郵政云南省分公司、怒江州分公司等多方幫助下,桑南才成功申請到了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終于圓了自己的“大學生夢”。他表示,一定會用學到的知識,更好地服務于家鄉,服務于社會。
如今,桑南才把客廳當作臨時課堂,茶幾成了他伏案學習的地方。他心中多了個樸實的學生愿望:希望期末考試能有個好成績。對于未來幾年的學習生活,桑南才抱有很多期待。“疫情過去后,我想去北京,在真正的課堂里上學。”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