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著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前進——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再次抵達重要歷史性時點。
金秋十月,神州大地天清氣朗,山河錦繡。迎著收獲的喜悅,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在北京開幕。
此時,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走過了百年奮斗壯闊征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國人民自信豪邁地站在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歷史起點上。
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黨的二十大將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堪稱劃時代的一躍,具有里程碑意義。
新時代10年的砥礪奮進,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更有志氣、骨氣、底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書寫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歷史。
大船千鈞,掌舵一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核心掌舵領航、思想科學指引,新時代的中國闊步向前——
從全面深化改革啃下硬骨頭,到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
2019年,即將迎來建立經濟特區40周年之際,深圳承擔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大使命。
3年多來,56項重點任務中14項已經完成,47條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深圳的先行示范作用加快顯現。
海外學成歸來、勇闖創新前沿的華大集團黨委書記杜玉濤代表說:“扎根深圳這些年,我深深感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樣一條道路,我們有強大自信,未來還要繼續走下去。”
這條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行動指南。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偉大思想與非凡事業彼此輝映,科學理論與偉大實踐相互激蕩。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打脫貧攻堅戰,舉國同心、合力攻堅,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上陣,五級書記齊抓共管,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領命出征,層層立下“軍令狀”,史無前例,舉世罕見。
打疫情防控阻擊戰,號令四面、組織八方,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正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上,一艘“奇跡號”帆船模型揚起的風帆上,一串串持續上揚的數字勾勒出一個大國的堅實足跡。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
經過風雨百年,走過非凡十年,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后,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
我們推進的是什么樣的現代化,通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路怎么走?經歷從“臟亂差”到“綠富美”的嬗變,浙江省淳安縣下姜村當起領頭雁,2021年帶動周邊24個村實現人均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今天,越來越多的下姜村,已經成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精彩案例。
“希望大家有機會到我們村的共富工坊集市去逛一逛,鄉親們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正走上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下姜村黨總支書記姜麗娟代表說。
新時代的中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而今,光明的前景令人期待:14億多人口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
習近平總書記自信宣示:“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牧區的現代化是新發展理念引領下的生動實踐。”來自內蒙古阿巴嘎旗的廷·巴特爾代表不斷學習思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保護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帶領牧民劃區輪牧、調整畜群結構、進行科學化養殖,探索出了一條草原增綠與牧民增收的雙贏之路。
“未來5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搞好這5年的發展對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至關重要。我們要繼續加快現代化農牧業建設,將更綠的草原貢獻給美麗中國。”他說。
動身赴京前一周,甘肅演藝集團歌舞劇院的舞蹈演員康琦代表還在刻苦排練經典民族舞劇《絲路花雨》。這部劇從改革開放初期開始排演,至今在國內外演出3800多場,仍然經久不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太大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精神上強,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這位“90后”代表深有感觸。
新中國73周年華誕之際,C919大型客機完成全部適航審定,獲得型號合格證,今年年底將交付首架飛機。
時間:2023-07-10 作者:趙超、徐揚、吳晶、熊爭艷、王思北、姜琳、劉慧 來源:新華社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