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武漢舉行,在京高校6個項目從124個項目中強勢勝出,獲得金獎,其中包括北京大學的ofo共享單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細胞機器人項目等。
本次大賽中,參賽高校共2110所,報名項目12萬個,直接參與學生55萬人。年輕的大學生們將目光聚焦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熱點領域,帶來一批既有創意又具潛力的成果。
經過千里挑一的嚴格篩選,共有124個項目(含港澳地區4個項目)從12萬個項目中脫穎而出,進入總決賽。昨天上午,30個金獎項目出爐,在京高校有6個項目獲獎。
輸入車牌號、獲取密碼、解鎖,只需三步,就可騎著自行車徜徉大學校園,最近兩年,這款“校園小黃車”在多所高校風靡。“小黃車”來自ofo共享單車項目,由幾位北大騎行愛好者創立。項目以“共享經濟+智能硬件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的理念,在昨天的小組賽中獲得92.6分的高分并拿下金獎。
創始人之一張巳丁透露,目前已在全國200多所高校投放約7萬輛小黃車,日出行訂單超過50萬個,為全國21座城市超過200萬用戶提供服務。就在本月,他們走出象牙塔,試水城市公共交通,在北京的上地、西二旗等地投放部分車輛。
張巳丁告訴記者,項目有個“三步走”戰略,首先專注于校園運營;之后在城市中辦公、住宅密集區集中投放,解決城市最后一公里出行;未來他們還將推出虛擬停車樁計劃,即利用大數據動態監測車輛使用頻率,通過電子地圖將需求旺盛的點標注為虛擬停車樁,并在實際地點補充車輛。
全國高校創新創業投資服務聯盟理事長王蔚表示,大賽比較注重項目創造社會價值的潛力,“ofo可能不是我個人最關注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但是,這幫年輕人有相當強的想象力和執行力。它在校園里非常受歡迎,極大地降低了在校生出行成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CellRobot(細胞機器人)也是一個明星項目,它的具體構件是一個又一個小小的特殊“圓球”,用戶可以像玩積木一樣用它們搭建出各種造型,并通過手機APP進行可視化編程,為機器人設定不同的動作。北航的“航空航天與汽車智能裝備制造”項目也表現不俗,因掌握汽車管材、型材及板材液壓成形、熱介質成形、多層復合材料液壓成形等核心制造工藝技術等獲得高分。
10月14日,獲金獎的30個項目還將繼續比拼,決出冠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