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各行各業用工缺口加大,“ 某某企業急招兼職者”“ 高薪誠聘”等信息層出不窮,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兼職的人們要擦亮眼睛,謹防上當受騙。
在西安某高校讀大三的小賈就經歷過一次兼職騙局。去年寒假,小賈打算留在西安找一份兼職,鍛煉一下自己。他和舍友在網上找了一個中介,中介稱公司有很多兼職職位,需要本人帶著身份證、學生證來報名。兩人按要求來到公司,發現應聘的學生還有很多,想著這應該是家正規中介公司。可兩人把資料填完之后,中介公司的人員卻開始播放該公司的宣傳片,并要求所有應聘人員在小教室進行培訓,還要求手機關機、交出身份證。小賈感到不對勁,和舍友抗議之后,強行離開。小賈心有余悸地說道:“ 幸虧我和舍友都是男生,爭執起來也不怕吃虧,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后來小賈查閱得知,有關法規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在招用職工時,不得向求職者收取抵押金,更不能扣留身份證、學生證等證件作為抵押物。他提醒求職者要加強法律意識,對違法行為予以回絕和揭發。
榆林高新區某酒店兼職銷售經理常青說,由于他自己的工作性質特殊,每年冬季都會找一份兼職。幾年的兼職經歷也總結出一些經驗,就是找兼職時一定要到有資質、信譽好的正規職介中心。進門要看該職介所是否有勞動行政部門頒發的《職業介紹許可證》和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只有具備這兩個證照的職介所,才可以從事職業介紹的工作。不良中介一般沒有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過期,也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
同樣,在建筑行業上班的高虎每到冬季也會回到榆林從事兼職工作。他說,開始兼職時,經常遇到一些用人單位招聘時要求交一定保證金或其他一些費用,如服裝費、建檔費等,即可上班。其實這種兼職往往也是騙局,應聘者交錢后,招聘單位又會推托職位已滿,要求回家聽消息,接下來便石沉大海。“ 遇到這種情況,用人單位私自向求職者收取抵押金屬于違法行為。同時,應主動與用人單位或個人簽訂合同,維護好自己的權益。”高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