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學生利用上學時的空閑時間進行兼職,或者利用假期打短工是一件很普遍的事。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寒假即將到來,不少網絡兼職廣告將目光瞄準大學生,“只要會上網,就能賺到錢”、“不用出門,日賺百元”……這樣既自由又舒適,且回報高、門檻低的工作,怎能不讓人動心?殊不知,在這些巧言粉飾的
網絡兼職廣告背后,很可能是一個陷阱。
在忻州師范學院讀大二的張瑞這幾天就遇了這么一出。因為家在農村,不方便找臨時工作,張瑞決定寒假期間找份網絡兼職賺點零花錢。在網上看了幾天,她居然真的找到一份“刷信譽”的工作:到招聘方指定的網店購買充值卡并付款,通過好評增加該網店信譽度,然后招聘方再將購物款和報酬返還,每代刷一次信譽,最低可以得到2元的報酬。因為之前聽說過類似的騙局,起初張瑞也不敢相信?赡苷衅阜娇闯隽怂囊苫,于是建議她免費試一次,如果是假的,可以向網管舉報。見對方這樣坦率,張瑞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購買了1張100元的游戲充值卡,并附上五星好評,對方立刻返還103.5元到她的賬戶。點幾下鼠標,就能賺錢,何樂而不為?2015年1月12日下午,張瑞在招聘方的指示下匯款500元購買充值卡,就在她把錢匯出后,卻被告知訂單被凍結,需再完成100筆訂單才能解凍。匯出去的錢取不回來,完成100筆訂單又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張瑞趕忙聯系當初的招聘方,這下才慌了神:對方手機關機、QQ與阿里旺旺下線,就此徹底消失了。
相比較而言,就讀于晉中學院的大一學生小劉更冤。才填了簡歷,連工作都沒開始就被騙了150元。“招聘方要求按他發過來的格式填一份簡歷,除姓名、年齡、手機號外,還包括將來接收工資的銀行卡號”,據他介紹,對方隨后以驗證銀行卡為由,要求他提供手機校驗碼,之后不到20分鐘,他的手機就收到銀行的短信通知,卡里僅有的150元錢已被全部轉出。
之后記者從淘寶網搜索“兼職”,共找到4794件寶貝,且都與“網絡打字員”、“淘寶客服”、“網絡掛機”等有關。 記者隨機打開一家招聘“網絡打字員”的商品,看到寶貝詳情十分簡單,賣家僅表示“需要下載一個兼職軟件,拍下寶貝后,馬上可以賺錢!”賣家再三向記者強調:“放心吧,親!我們絕不是騙子。”不過記者看到,不少網友在評論中稱這種兼職不靠譜。“大多是騙子,即便真的能賺錢,收入也很少。”
記者從市消協了解到,類似的
網絡兼職騙局中,騙子還會以各種理由要求關閉正在運行的保護軟件,然后發送所謂的“兼職工具”或“工資單”,其實里面暗藏木馬病毒,一旦點擊下載,就會中招,支付寶內錢款會隨即被盜。因此,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學生,假期求職一定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莫要輕信所謂“刷鉆”等兼職信息;需要提前支付錢款的工作,最好反復確認后再開始;對工作信息僅留下只言片語,聯系方式只有網絡和手機號的,更要當心。此外,不要隨意泄露個人的身份證號、銀行卡號以及手機驗證碼等隱私信息,不要隨意接收或點開陌生人發送的“打卡軟件”、“簽到軟件”、“工資單”等所謂的兼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