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機器,男女都可,專兼職均可。可帶回去制作手工活,在您工作之余也可日收入50—100元。”這樣的招聘信息對很多人來說富有誘惑力。可極低的門檻及可觀的收入背后,卻可能是陷阱。
“光我知道的,就有幾個人上當受騙。”昨天,讀者梁先生拿著做好的手工活來到本報,他說自己當初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找份兼職,但是交了280元押金后,卻發(fā)現(xiàn)怎么也做不出對方要求的合格產(chǎn)品,而交出去的押金要不回來了。
今年11月,梁先生無意間在上網(wǎng)時瀏覽到這則信息,著實讓他有些心動。按照網(wǎng)上提供的聯(lián)系方式,11月19日梁先生找到對方位于通惠路上的辦公地點。與對方簽下一份《加工制作合同》后,繳納了280元的押金,領回來一份樣品和15份材料。
“當時,對方就跟我講了下產(chǎn)品驗收合格的標準,并沒有要求進行相應的培訓。”梁先生說,對方要求10天之內(nèi)做出7份合格產(chǎn)品,不但給予每份10元的報酬,280元押金也將一并退還。梁先生說,手工活做起來不難,且可以拿回家做,梁先生就放心大膽地簽了合同。做好后,梁先生就帶著10份成品來到該工藝品經(jīng)營部,接待他的工作人員看過成品后說全部不合格。
這下梁先生急了,這意味著不僅多日的辛苦打了水漂,連280元押金也將有去無回。看梁先生有些懊惱,對方提出可以讓他再試做5份,前提是之前簽訂的合同必須上交給對方。12月15日,梁先生從對方那取了5份材料回家。
昨天上午,梁先生趕去交貨,對方驗貨后給出的答復與前一次一樣,全部不合格。對比自己做的成品與樣品,梁先生開始懷疑對方的真實目的。“材料費根本不值多少錢,其目的就在于騙取押金。”梁先生說,不光他受騙上當,還有好幾個姑娘跟他一樣上了當。
對此,浙江法君律師事務所的胡桂紅律師建議:梁先生可以向工商管理部門投訴該經(jīng)營部的不當經(jīng)營行為,但如果要走民事訴訟程序維權確實比較麻煩。
兼職企鵝記者提醒:遇到這類招聘需提高警惕,此外如果涉及人員較多,也可以組織起來聯(lián)合維權。如果該經(jīng)營者情節(jié)嚴重的,極有可能涉嫌合同詐騙罪,受害人員還可以向公安機關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