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為了能賺到80塊錢,這些90后的女孩需要站在冰柜旁邊近10個小時。
寒假快到了,本想回家的時候拿著這些錢給自己和家人帶一些禮物,可是,這些女孩的愿望,眼看著就要落空了。
這些來自沈陽各個高校的女學生,從10月份開始,通過沈陽一家名為“譽海”的人力資源公司,應聘成為“養樂多”的臨時促銷員。
但直到現在,她們的辛苦錢,一直沒發下來。
昨日,記者與養樂多沈陽公司方面取得聯系,對方表示,譽海公司相關負責人已經失去聯系,目前,他們正尋求司法方面的幫助。
記者昨日來到譽海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的辦公地點,發現已是人去樓空。
32名女生被拖欠2.6萬元
昨日,沈陽市某高校的大學生找到北國網、遼沈晚報記者。
宋同學說,一共30多名大學生給養樂多做臨時促銷,可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們的工資被拖欠了兩個多月,至今也沒有發下來。
記者在她提供的一份名單里看到,一共32名女生,被拖欠了2.6萬元左右的工資。
陳同學說,她們的工作是從“十一”促銷開始的,每天都要穿著裙子站在超市的冰柜旁邊,一天要站十多個小時,回家之后,腿上直冒涼氣,“就在這種條件下,我們一個月利用周末時間,能賺不到1000塊錢。”
“十一”假期結束之后,她們曾經與督導和中間的譽海人力資源公司聯系過,對方表示11月15日支付工資。
宋同學告訴記者:“當時就合計,下個月結當月工資,這也很正常,就沒有多想。”可是,11月15日,她們再次找到人力資源公司的負責人時,對方卻表示,要在12月15日才能發工資。
“我們都以為,這么大個公司,不會差我們學生這點錢。”沒想到12月15日她們打電話聯系要工資的時候,對方卻表示,要明年的1月末才能發工資。同學們詢問具體情況,對方并未透露更多細節,甚至多次掛斷電話。
生病只好硬挺著
宋同學告訴記者,干這項工作的女孩,一般家里條件都不太好,不少女孩子是希望通過打工能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條件,還有些同學是為了能在寒假給父母家人帶回一些禮物。
陳同學已經生病兩天,但一直沒有去醫院,“已經說好了給家人帶禮物,剩下的錢都不敢花。”
這次的欠薪事件在學生們的內心留下陰影。遲同學說:“我這馬上畢業要找工作了,要是公司都這樣,以后這工作怎么干啊。”
譽海公司聯系人拒接電話
宋同學告訴記者,之前她們都與譽海人力資源公司的李某聯系,但是最近他也不接她們的電話,這讓人更加擔心了。
昨日,記者致電李某,表明身份之后,對方說了一句“我不清楚”就直接掛斷了電話。
養樂多:工資已付給譽海
昨日,記者致電養樂多沈陽分公司,外場部的皮先生稱,在這件事情中,他們也是受害者。
皮先生告訴記者,養樂多在大型商超里的推廣是委托一家叫“譽海”的人力資源公司進行的,之前,養樂多就已經支付給“譽海”這筆人員工資,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長期促銷員的工資和保險,總金額大約有數十萬元。可是,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目前已經聯系不上。
皮先生稱,有此遭遇的不僅僅是養樂多一家,還有其他企業,而且可能還包括該公司的員工。
譽海公司人去樓空
昨日,記者找到了位于沈陽市岐山路東機大廈的譽海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但公司大門緊鎖。
樓下的保安告訴記者,之前已經有很多人來找過這家公司,這家公司的房租交到了明年3月,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突然就沒人了,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記者隨后通過各種方式試圖查找該公司或者相關負責人電話,最終找到了一名已經離職的員工電話,他說:“沒聽說搬家,但之前的確聽說老板找不著了。”
律師說法
學生可向用工單位討薪
遼寧瀛沈律師事務所張會會律師認為,做促銷員是在校學生兼職打工的主要方式之一,還有常見的寒暑假期間到一些快餐店等商家做短期工。這個事件,涉及一個法律規定的勞務派遣行為,對于一些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可以適用派遣,因此,這些學生成為了所謂被派遣的員工。
根據《勞動合同法》及《勞務派遣暫行規定》,作為派遣的譽海公司應當與被派遣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但基于學生身份,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譽海同時具有職業中介和勞務派遣資質,本次事件中,無論學生們與譽海是兩種關系中的哪種關系,都可以直接向養樂多討薪。
學生們如果與譽海是中介關系,對應地,養樂多就與學生存在直接用工關系,具有向學生支付工資的義務。
學生們如果與譽海是派遣關系,那么根據相關規定,其權益遭受損害時,用工單位養樂多需要與派遣單位譽海承擔連帶責任。因此,在譽海失聯的情況下,養樂多有支付工資的義務,這種義務不因已經支付給譽海相關費用而解除。
關于討薪方式,學生們可以攜帶身份證原件、復印件以及能夠證明用工關系的證據,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