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龍潭區人民檢察院推出“大學生求職防騙”微信群,不定期介紹典型案例,提供最新的求職防騙攻略,為大學生提個醒兒。
今年3月中旬的一天,大學生小鄭接到通知,參加某知名企業吉林市分公司的面試。面試現場,“招聘方”將求職者的手機等通信工具(防止泄露題目或走后門)、身份證(防止透漏個人信息)、錢包(防止行賄)等物品收走,然后讓同學們在會議室里等待面試。
“等我們反應過來時,那些人都不見了。”小鄭說,跟他一起參加面試的有30多人,結果都被騙了。“對方自稱是大企業的工作人員,而且又是在酒店的會議室,大家緊張都來不及,根本想不到他們會是騙子。”
小鄭的同學小王也曾在網上面試被騙了2000元。詐騙方冒充四川一知名企業,以該企業的名義在網站上留信息,并給找工作的小王打電話,先是進行數次電話面試,然后假裝錄取小王,讓他攜帶身份證及一定數額的培訓費去成都培訓。
4月的一天,小王趕到成都一個比較高檔的酒店,在繳納2000元培訓費后,對方讓小王先休息一天,第二天再去公司報到。等他按時趕過去后,才發現被騙了。
龍潭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盛雷表示,正常的招聘信息一般都要通過學校或大型招聘網站發布,并有專職人員負責招聘工作。大學生對招聘有疑問時,可查看招聘單位的營業執照,或咨詢當地勞動人事部門和工商部門。
大學生在求職時,對招聘單位在簽約過程中要求交保證金或培訓費的,一定要慎重,多問幾個為什么。不要同意招聘單位扣押自己的學生證、身份證、畢業證等重要證件的要求。簽約時要求將雙方口頭約定的薪酬、工作地點等條款寫到協議書中。如果被要求到一些偏僻的地方面試或簽約,注意電話求證后再去,謹防掉入傳銷組織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