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期間,不少大學生會因為經驗不足走進兼職誤區,甚至會上當受騙。怎么正確看待兼職?怎么安排好適合自己的兼職?怎樣在兼職過程中維權?咱們一起聽聽過來人的話。
新生想找兼職,方向很重要
河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大一學生小江最近正在網上找家教的兼職。她之前在上海市場附近發了幾天傳單,覺得錢掙得不多,又沒有鍛煉效果,和自己預想相差甚遠,就果斷放棄了這份兼職。
和她一起的還有一名同校的大二學姐畢同學,她說:“我以前做過促銷,覺得挺鍛煉口才的。”不過,在她心里最想做的兼職是禮儀模特。
在多名受訪大學生中,有過半的人表示,想通過兼職來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拓寬自己的眼界等,遺憾的是,最終的結果往往與預想南轅北轍,“這些理由聽起來很合理,但其實有點假、大、空,是沒有方向的表現”。已經從洛陽理工學院畢業兩年的姜文曉說。
姜文曉在校時學的是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現在和朋友合開了一家彩繪公司,生意做得有聲有色。他說,多數
大學生找兼職,真正與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并不多見。
在校時,姜文曉就開始通過朋友介紹、網上發布等渠道為一些小區美化井蓋,“掙錢不多,顏料還都要自己買”。他說,不過他得到了很多實際彩繪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認識了不少客源,這為他日后從事這個行業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可以看出,兼職也是一種求職渠道。
“向前看,不要向錢看,如果因為家庭問題需要考慮生活的話,盡量平衡一下,不要盲目選擇。”姜文曉說。
防受騙,心眼兒和證據都要留
“剛開始經驗欠缺,在兼職時吃啞巴虧的事兒也挺多的。”河南科技大學的大四學生李飛說,在大二時,他看到學校到處張貼著中介的兼職信息,不但工作清閑,而且待遇不錯,就心動了。
“他們收了我500塊錢的押金,說兼職結束之后退,簽了一個簡單的合同。”李飛說,之后,中介公司給他介紹了幾個發傳單、服務員、洗盤子之類的活兒,李飛覺得受騙了,不料中介的工作人員當場翻臉,并利用協議漏洞,稱李飛單方面毀約,并以此扣了李飛的500元押金。
晚報律師幫幫團成員、河南大進律師事務所律師謝亮說,要避免掉進黑中介的陷阱,先不要急于交錢,要先了解該中介是否有合法的營業執照,辦公場所是否正規,中介資質等情況。
另外,如果在網上找兼職,一定要核實是否有以該公司名稱注冊的公司,最好留下公司負責人的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不要只通過QQ、郵件交流,而且要求對方及時結算工資,不要等全部工作完成后再結算,以免損失更大。
最后,同學們一定要及時簽訂勞動協議,要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少用人單位以時間短為由拒與學生簽協議,學生應主動爭取。簽協議時還要留意有關條款,比如在工資結算方面,建議采用周薪制或10天結算一次工資,這樣有利于防止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