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90后”的話題很多。日前發布的《中國網絡社會心態報告(2014)》中評價“90后”是輕松、樂觀的“社交一代”:他們是對未來中國發展最為樂觀的群體,熱衷“娛樂”,最愛在網上消磨“閑暇”時光卻并不經常參與網絡行動,心態相對輕松……
與此同時,一些與“90后”有關的“負面”新聞也時有出現。那么,我們身邊的“90后”到底在想什么、做什么?他們是“樂觀一代”嗎?請看記者來自“90后”大學生群體的調查
讀書兼職兩不耽誤 不向父母要生活費成時尚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90后”,能感受到他們的樂觀。雖然社會心態相對輕松,諸如“社會不安全感”、“不公平感”等負面情緒在“90后”中出現的頻率較低,但其“生活壓力感”卻相對突出。據大連民族學院文法學院教師張國民介紹,現在每名學生都有兼職的經歷,讀書工作兩不耽誤、自理學費的學生不在少數。大學生不向父母索要生活費已儼然成為一種新的流行風尚。
1995年出生的大一男生小梁,笑瞇瞇地向記者展示了他最新的特技自行車,雖然價格不菲,但卻是他憑自己做
兼職一點一點積攢出來的。小梁說:“要是因為自己的愛好再給父母增添負擔,不光自己難過,別的同學也會看不起你。現在我們比的都不是誰家庭優越、誰穿的是名牌,而是誰能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收獲。”很多“90后”大學生都表示,經常在網上看到所謂的“富二代”、“官二代”曬名牌、拼爹炫富等,其實也都只是極個別的負面案例,并不能代表整個“90后”的群體現狀,他們知道,生活不易,也知道且行且珍惜。
“90后”校園創業的熱情 逐年升溫
根據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4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3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為2.3%,比2012屆高0.3個百分點,比2011屆高出0.7個百分點。很多在校園內便開始創業的“90后”都有相同的觀念,就是一時的成敗并不重要,全情投入就好。
兼職企鵝記者采訪了解到,大學校園內的“90后”創業的熱情和沖動正在逐年升溫。小宋和小喬是兩名大四女孩,正在學做比薩,準備回到校園食堂開始創業。“90后”生長于互聯網環境下,從小就接觸各種環境,這些都成了他們在找工作時的優勢。而且,他們也會自己去尋找機遇,追求自我實現,不管賺不賺錢,只做自己喜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