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貴陽市人力資源市場為針對高校未就業畢業生舉辦的專場招聘會上,一大批90后成為未就業畢業生求職隊伍的“主力軍”。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90后大學生大多有興趣多元化求職傾向。很多90后求職者把興趣愛好、發展空間甚至工作地點遠近、是否需要加班等都納入了求職的焦點。他們更多追求的是“職業幸福感”,而非單純的工資薪酬。
不開心就跳槽
“工作最主要是合心,如果做得不開心,上班變成了煎熬還有什么意義?”90后小夏這是今年第三次參加由貴陽市人才市場組織的招聘會。前幾次,畢業于會計專業的小夏憑著開朗的性格和扎實的專業基礎都找到工作。然而前幾份崗位都沒能留住他。
“錢可以少點,但是應該有的福利待遇不能少。”小夏告訴記者,之前他應聘了幾家私企,對方開出的工資待遇都還不錯,然而到公司上班小夏才發現,承諾的福利待遇都沒了,不僅如此還經常要求他加班。干得不開心,小夏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辭職。“說句實話,適當的加班我都可以接受,可是到了才發現周末時經常性加班,甚至沒有帶薪休假。”小夏說,雖然畢業了最主要的是趕緊找份工作在這個城市站穩腳跟,但是每天工作都太累太辛苦,而且沒有自己的個人時間和空間,他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記者在招聘會現場走訪發現,很多90后在求職時都比較關心公司的福利待遇和休息時間。“該有的雙休時間能保障,偶爾還有帶薪休假的機會,如果福利待遇更完善,平時工作再苦我也還是能接受的。”從貴州民族大學畢業的畢業生小章在應聘時如此給招聘單位說。
職業幸福最重要
記者在招聘會現場采訪發現,不少90后擇業觀比較多元化,有的看中個人在企業的發展空間,有的關注企業文化,有的看重企業在培養制度。不少90后關注的更加細致,包括公司的住宿條件,工作餐是不是免費,是否有公差機會等等。
“更看重個人發展空間和企業文化。”貴州財經大學小曾告訴記者,雖然班里的同學大多在之前就已經就業了,但她并不著急。“就業不能著急,要是隨便找份工作就去了,做得不開心,反而耽誤了更多的時間。”小曾說,她想找一份壓力相對小,但有廣闊發展空間的工作。“以前學校老師給大家上就業指導課時,跟大家說得比較多的是發展空間,大家也比較認同這樣的看法。”
“工作不難找,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確實很難。”某私企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代先生告訴記者,應聘了那么多90后,他們對這個群體有所了解,這群就業者對“職業幸福感”更為關注,興趣愛好、發展空間甚至工作地點遠近,是否需要加班都是他們考慮一份職業的因素。為此,企業招聘畢業生時都會把比如五險一金、提供宿舍、免費工作餐等內容也寫在招聘求職待遇里的醒目位置。
如何吸引90后
對于企業來說,如何找到合適的定崗人選,尤其是針對目前的求職大軍“90后”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對此記者咨詢了人才市場的工作人員。他們表示,就目前的企業招聘而言,“90后”無疑已經成為人力資源市場的主角,未來,這一群體還將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用人單位要認清這個事實,作為企業要做出一定的思考和改變,針對求職者的要求提示企業文化氛圍,甚至是改變管理方式以適應新的員工擇業觀。”
“現在的90后愛挑戰,敢面對,他們找工作更看重公司的發展和個人成長。很多求職者在應聘時都會表示,錢不是重點,發展才是關鍵。這樣個性鮮明的群體,企業更應該改變自己的招聘思路。”人才市場工作人員表示,大多數90后希望有較高的生活質量,包括月薪+績效獎金+年終獎、年假、季度旅游、中餐補貼、員工宿舍等。所以作為用工單位,對于招聘中會出現的種種要求,在企業能夠實現的前提下,盡量注重自己企業的優勢,這樣才能提升自己企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