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很多大學生選擇利用假期做短期兼職,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也是學生盡早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良好平臺,更為我市服務型企業的用工荒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在暑期工作的大學生中,有的得到鍛煉滿載而歸,有的感嘆不斷遺憾連連,這種差異緣何而起?
喜,暑期兼職有市場
“上個月我們招到了3個暑期工,既有高中畢業的準大學生也有放假回來體驗社會的大學生。”8月20日中午,花園路上一家餐廳的工作人員一邊收拾餐桌,一邊和記者攀談著。“今年暑期來應聘的大學生不少,有的還有過工作經驗,馬上就能開始工作。”“干了一個多月,賺了1000塊錢,第一次靠自己的能力賺錢心里挺高興的,雖然說是錢少點。”在快餐店里打工的彭一偉向記者講述了他的暑期工作。“現在能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了,錢不好掙,以后不能在亂花錢了,親身體驗后才能了解。”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餐廳、KTV等餐飲娛樂場所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缺工問題,有的老板很喜歡請暑期短工來幫忙。魯中大街上一所飯店的老板告訴記者,他們店內每天都會派送外賣,這個工作需要很多人來做,而派送這些活又不可能由全職員工來做,所以暑假期間,讓一些學生來做這個工作能省不少心,而且一般學生老實不耍滑頭。
憂,對口工作難、易受騙
每天都帶著四級證書、個人簡歷等證件的魏廣萍希望利用這個暑期做英語家教,她還在網上發布了家教短工的相關信息,希望可以得到關注,但是,回復的大都是簡單的咨詢基本情況,真正有意向的幾乎沒有。“家長不愿意相信我們,因為沒經驗,又是在校學生。”魏廣萍告訴記者,她的很多同學也有著相似的經歷,很多家長一聽是沒畢業的學生當家教的就走了,“家長們都認為我們缺乏經驗也不正規,不放心把孩子交給我們。”
和目前火爆的暑期培訓班相比,在校生的家教市場頗為低迷,一位學生家長表示,目前大學生良莠不齊,他們這在這方面不夠專業,害怕無法保證質量,而補習班因為是長年招生,需要質量和信譽做保障,所以更放心一些。“我覺得暑期打工的大學生就是個弱勢群體,各方面都得不到保障,很容易受騙。”提及暑期的兼職經歷,德州學院的在校生小宋頗為感嘆,他告訴記者,自己工作了一個半月,只得到了一個月的工資,白白干了半個多月,這讓他很氣憤。
暑期兼職,入職前多留心
大學生暑期打工上當受騙的事件時有發生,有的干完活拿不到工資或工資被隨意克扣,有的陷入傳銷陷阱,有的甚至受到人身傷害,大學生該如何保護自己?記者咨詢市勞動局的工作人員了解到,由于目前社會上對
學生兼職工作還沒有明確的相關法律,用人單位鉆法律空當的情況也是較為普遍。大學生在暑期兼職時盡量找正規企業,最好能夠簽訂臨時用工合同,與此同時,還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謹防上當受騙。
部分受訪的學生表示,暑期做兼職是接觸社會的最好平臺,只要入職前多留點心,還是不會被騙的,暑期的短工雖然辛苦些,也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但是可以得到鍛煉,能近距離的感受社會環境,也算沒有虛度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