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利用暑假時間兼職積累經驗、掙點錢補貼學費,可沒想到辛辛苦苦干了一個月卻空手而歸。近日,多所高校的大學生向記者反映,他們暑期兼職的“學海中小學教育中心”老板卷錢跑了,百余位大學生一分錢工資都沒拿到。
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大一學生周斌暑假前通過了寧夏“學海教育”的面試,成為其在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白泥井鎮教學點的負責人。最終,這個教學點招到了35個學生,按照小學生580元、初中生680元、高中生780元的標準收了1.7萬元學費。隨后,包括周斌在內的六名兼職大學生為35名學生授課一月。
周斌告訴記者,根據協議,每個教學點招生人數少于50人,每位老師按保底工資1000元算;如果超過50人,則按每節15元-18元計算。教學點負責人的工資為所收學費減去老師工資、餐補、房租、物資等成本的20%。“學海教育”還答應給每位老師200元伙食補貼。
在教學點工作一月,周斌等人僅拿到200元伙食補貼,而所有的學費都已通過銀行轉賬和現金的方式交給“學海教育”。
“8月10日是該發工資的時間,我們就聯系不上‘學海教育’的負責人了。”周斌說。隨后,他們聯系到其他教學點負責人,才知道“學海教育”在寧夏及周邊17個教學點的100多名兼職大學生均未拿到工資。
記者采訪了解到,“學海中小學教育中心”宣傳自己成立于2009年,是經自治區教育部門批準成立的專門從事中小學課程輔導的機構,2011年以來與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等學生會、團委合作推行大學生下鄉支教活動并授權為大學生實習基地。
可該機構在招聘大學生時出示的營業執照名稱為“石嘴山市盛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一般經營項目為石嘴山市行政轄區內廣告設計、媒體設計、廣告拍攝、廣告藝術。
記者從自治區教育廳了解到,教育培訓機構審批實施屬地原則,自治區教育廳沒有審批權限。
為了追回自己的勞動所得,讓騙子受到法律懲罰,目前受騙大學生已組建QQ群,并向銀川市西夏區警方報案。
周斌告訴記者,目前在群里通過身份認證,確認有105個大學生上當受騙,他們來自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寧夏醫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江西理工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
“我們希望警方能早日立案、早日偵破,將無視法律的詐騙團伙繩之以法,也為我們這些利用暑期打工的大學生討回公道。”周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