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是不少高校大學生選擇打工的好時期。通過中介介紹工作,是大學生打工的主要渠道。一些“黑中介”也趁機斂財,坑害大學生。
A黑中介借暑期斂財
7月下旬,就讀于合肥某高校大一的小李,在網上看到一份包吃住月薪3000元并且可以計件提成的工作,小李動心了,打電話去詢問,對方讓他第二天去面試。次日,小李費盡周折,終于在城隍廟附近的一個小巷里找到這家中介。公司負責人說,他們是給一些廠家代理招暑假工的,你只要交150元的中介費就行,只管放心,絕對有工作,待遇只高不低。小李交錢后等了兩天,中介負責人打電話來說,現在江蘇昆山有家電子廠招暑假工,包吃住,工資一個月2600元,有計件提成。小李想雖然工資少了400元,但也可以接受,就答應去了,到了中介公司后,負責人說要交300元體檢費,體檢合格才讓進廠工作。小李一聽還讓交錢,覺得不對勁,有種被坑了的感覺,就推辭不去了。
另一位和李同學經歷相似的高校學生告訴記者,他和幾名同學通過中介介紹到外地工廠后,本來說包住的,結果說人多宿舍住滿了,得上外面住,還要交住宿費。還有同學說本來中介介紹時,工作一天8個小時,結果到工廠里了,才知道一天得上班10個小時,而且經常加班。有的同學受不了辭職,廠家竟然以違反合同為由,拒不支付工資。
B監管難維權更難
據了解,在省城合肥,人社部門設有多處正規中介機構,但遠遠滿足不了需求。特別在暑期,不少大學生只是打工兩個月,工作相當難找。黑中介就借此機會,坑騙涉世未深的大學生。這些黑中介以居民住宅為經營場所,隱藏在城市的小街小巷中,利用網絡和臨時的廣告牌來招攬生意。當執法部門檢查時,就關門躲避,“風頭”一過,繼續營業。
記者就李同學的遭遇向轄區的勞動監察大隊作了反映,執法人員上門檢查時,黑中介的人員都躲避起來。執法人員對此頗為無奈,他們表示,勞動執法部門沒有強制權,也不能隨便扣押東西。雖然開出行政處罰罰單,但黑中介不予理睬,執行起來很難。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很多大學生社會經驗少,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時,很難辨別,受騙后往往忍氣吞聲,認為就當花錢買個教訓,黑中介就是利用了這點,更加變本加厲地進行不正當行為,黑中介屢禁不止,難以根治,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受害者的逆來順受。
C不貪便宜少上當
對于黑中介,其實辨別并不難。廬陽區勞動監察大隊的執法人員支招說,辨別是否“黑中介”,首先看執照是否齊全,是否掛在經營場所的墻上,正規的職業介紹單位應有《營業執照》、《職業介紹許可證》、《事業單位法人證書》以及《注冊稅務登記證》;其次要看收費是否嚴格按照物價部門所規定的收費標準進行明碼標價;最后看工作人員是否佩戴正規的資格證。另外中介公司所在地點不在正常的辦公區域,以及招聘廣告夸大,人們都要注意,避免上當。但如果你已經受騙,那么若對方有營業執照,可向工商部門舉報。若對方是非法經營,就向公安機關報警。
一些遭遇過黑中介坑騙的大學生聚在一起總結經驗,他們認為,黑中介的求職招聘往往以高薪為誘餌,吸引他們的注意。而他們正是缺乏警惕,貪便宜所以上了當。現在他們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的“真理”適用于任何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