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聘星級酒店的兼職服務員,只要你到酒店大廳里坐坐,對方隔一會兒就通知你:面試通過,第二天就可以上班了—這樣的好事,你相信嗎?幾天前,兩名女大學生就遇上這種怪事。
女大學生網(wǎng)上找兼職
酒店坐一下面試就過了
昨天上午,記者在九龍坡區(qū)楊家坪見到21歲的小胡,她是重慶工商大學學生。小胡介紹,自己和同學小李,前幾天想利用暑假找份兼職工作。她倆在兼職企鵝網(wǎng)上看見一份報酬豐厚又體面的兼職:一家名為金江商務管理有限公司的企業(yè),以日薪300元的待遇招聘服務生,每天只需工作4個小時,還包培訓和食宿。她倆通過電話,聯(lián)系上了自稱該公司的經(jīng)理丁某,約好第二天上午在渝中區(qū)兩路口希爾頓酒店參加面試。
“在星級酒店兼職服務員,看起來不像是騙人的。”小胡告訴記者,前天上午9點多,她和小李如約來到希爾頓酒店大堂等候。電話中,對方讓她們呆在大堂不要隨意走動,會有工作人員來接應。
半小時過去了,不僅沒有人來招呼,丁經(jīng)理的電話也打不通了。不久,她們終于打通丁經(jīng)理電話,對方卻告訴她們:工作人員已經(jīng)在大堂看到她們了,并表示兩人已經(jīng)通過面試,第二天就可以上班了,還給了她們對應的工號。
小胡說,電話中,丁經(jīng)理非常專業(yè)地要求她們每人準備兩張一寸照片和身份證復印件;公司人員需要配備單獨的電話號碼,讓每人購買一張面值100元的移動充值卡,準備好后下午2時到辦公室報到。小胡說,整個過程她們都沒有接觸到任何招聘人員,進行面對面交流。
當天下午2時,兩人準備好應聘材料后,再次撥通了丁經(jīng)理的電話。電話那頭,對方索要她們手中移動充值卡的卡號和密碼。本來就有些不踏實的小胡起了疑心,電話里提出能否當面應聘。不料對方冒出一句“我們不要人了”,隨后掛斷電話。
記者沒進酒店大堂
面試居然也順利通過
昨天下午3時16分,記者撥通了金江商務管理有限公司的招聘電話。對方是女聲,自稱丁經(jīng)理。
記者稱在58同城網(wǎng)看到了招聘信息,想利用暑期做兼職。丁經(jīng)理簡單詢問了記者的年齡、穿著打扮、幾人同行。“你到石橋鋪新西亞大酒店面試,我們的面試時間是上午9點到下午5點。”丁經(jīng)理語速非常快,不容記者多問便掛斷電話。
記者隨后來到石橋鋪輕軌站外的新西亞大酒店,4星級。在酒店外,記者再次撥通了丁經(jīng)理的電話。“我到酒店大堂了,你們辦公室在哪里?”記者問。
“你在大堂沙發(fā)上坐下,不要走動,我馬上派工作人員來接你。如果8分鐘后沒有工作人員與你接頭,你再打我電話。”丁經(jīng)理說完,果斷掛了電話。
10分鐘后,不見招聘人員。記者再次撥通丁經(jīng)理的電話。她的說法是:工作人員已經(jīng)來過大堂,在遠處對記者的身形條件進行了目測審核,審核結果是通過面試,丁經(jīng)理根本不知道,記者自始至終,根本就沒有進入酒店大堂。
閑話說了一籮筐
關鍵就是要充值卡
電話中,丁經(jīng)理對記者的工作時間和內(nèi)容做了簡單介紹:工作時間是晚上8點到晚上12點,主要負責向客人推銷酒水、幫客人點酒、開酒、點歌及做清潔。她詢問記者:“今晚是否就可以上班?”記者說可以。
丁經(jīng)理說,如果當晚就要上班,需要完善一套手續(xù):首先準備1寸照片2張,身份證復印件1份。工作必須有專門的工作電話,不可以用私人電話。“新的手機卡我們已經(jīng)幫你準備好了,你需要自己去買充值卡,這個費用在月末結算時,會一起報銷給你。”丁經(jīng)理說,需要記者購買3張面值為100元的移動充值卡。“你把這些都準備齊了,再給我打電話,我們會派人帶你來辦公室辦手續(xù)。”
20分鐘后,記者又一次撥通了丁經(jīng)理的電話,稱材料已準備齊全。丁經(jīng)理說,馬上會有工作人員來接待記者,但他們需要先在電腦上登記一些基本資料。她先詢問了記者的身份證號,隨后要求記者說出3張充值卡中任意一張的卡號和密碼。
“我上辦公室給你充值卡嘛。”記者表示質疑。
“這是我們的辦事程序,你到底買充值卡沒有?”丁經(jīng)理提高聲調(diào)。
記者一再聲明,充值卡已買了,到辦公室馬上交給他們。
“我看你根本沒買!你不要來了!”見記者不入套,丁經(jīng)理掛斷電話。記者再次撥打時,聽到的是“該用戶正在通話中”的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