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是在上海生活還是工作,有漢語學習需求的老外越來越多,教老外學漢語也成為時髦又紅火的第二職業。不過,不少從教已有些年頭的人吐露心聲:拿到從教資質并不難,但要教好卻不容易。
主要為拓展社交圈人脈
近些年,“漢語熱”正狂掃全球,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漢語都已成為第一大外語,而加拿大更是把漢語作為了第三大官方語言。
在上海,漢語學習的需求量同樣越來越高,這也促使不少英語水平較好的上班族紛紛將目光瞄向了教老外漢語這一熱門兼職行業。就職于滬上一家外資獵頭公司的王小姐告訴記者,不少客戶都來詢問她閑暇時是否能教老外漢語,她認為“賺不賺錢倒是其次,積累人脈,拓展社交圈才是最主要目的。”
兼職教師10余年
畢業于上海外國語大學的LISA告訴記者,7、8年前她還在大學讀書時就開始教老外漢語,一小時能賺300元。畢業后她進入外企,教得漸漸少了。如今她收學生已忽略收入,“合得來,成了朋友,學費無所謂”。
畢業于同濟大學的黃小姐告訴記者,她在大學期間就開始從事這份職業,斷斷續續兼職教了10來年。“我老公是荷蘭人,不會講中文,其實教老外漢語很不容易。”一些在滬就讀的留學生則更傾向于網上論壇發貼,只有商務需求強烈,為了工作而去學漢語的老外才會請老師教。
教得好并不易
Cindy是從外企轉行成為對外漢語老師的一名白領,她說;“一般老外要去正規機構學漢語,我們是首選。雖然專職教師年薪高達20萬元以上,但近年來,這行的從業資質越來越高,基本上都要有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書,還會有等級考試。前來嘗試的人不少。但是能夠堅持下來的專職從教人員還是少,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真正能教好的教師不多。”
業內人士坦言,對于不少有良好英語水平的白領來說,要取得資質證書并不難,但是,不教上幾年,積累經驗,很難一開始教就賺大錢。想做一名較好的對外漢語教師,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一旦選擇了這行,就要堅持不懈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