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做了兼職,該發工資卻一再延期,你會急成什么樣?近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的倪珊珊同學就遇到了這么件鬧心的事,早在六月初就應該發的工資,到現在為止,催了近四百個電話才算是有點“眉目”。
據倪同學介紹,今年五月她在北侖一家大型超市做某品牌飲料的促銷員,想趁著雙休日補貼點自己的生活費。但由于一些原因,做了一個月之后她就不做了。當時一位戴姓負責人說六月份給她發工資,結果一拖拖到八月初仍不見工資到賬。
8月7日,倪同學被告知拖欠其工資的是積極在線(北京)營銷顧問有限公司,但在聯系了該公司總監后,倪同學并沒有及時得到發放工資的信息。著急的她在第二天繼續給戴姓負責人打電話,誰知一整天打了328個電話,要么被掛斷,要么不接聽,就是沒有絲毫回應。
8月9日,倪同學又給積極在線的總監打了幾次電話,均以忙或開會不予解釋。直到下午,倪同學才收到了總監的短信,內容是:“告訴我,你叫什么,在哪個店做的,具體日期,銀行卡號,復核成功后,下周內給你打錢。”
倪同學的工資從五月份拖到八月份,期間,戴姓負責人給的回復都是下個月給你發工資。俗話說得好,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記者也想幫倪同學詢問一下這筆工資究竟什么時候能到賬,于是記者撥通了積極在線(北京)營銷顧問有限公司總監的電話,結果只接通一秒便被掛斷,隨即記者也收到一條與倪同學一模一樣的短信。對方竟然在不知道來電人身份的情況下,也回復發薪的短信,可見,該公司拖欠工資的不僅倪同學一人。
如今
大學生兼職的現象不在少數,記者在這兒也提醒同學們,作為社會上是弱勢群體,學生在做兼職前很有必要與中介機構或聘方簽訂書面協議,切忌口頭協議,雖然勞動合同法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但如果出現了勞資糾紛后想要維權,就必須搜集相關證據證明口頭協議的存在。至于積極在線總監的“下周內給你打錢”是否又是緩兵之計,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