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兼職需提防的騙術
騙術一:收取押金實為騙錢
一些用人單位聲稱為了方便管理,向應聘者收取一定數額的押金或者保證金,并承諾工作結束后退還,然而工作結束時大學生只能領到工資,保證金卻不見了蹤影。更有甚者,有時學生交錢以后,招聘單位又推托說職位暫時已滿,或者暫時沒有工作可做,要學生等消息,接下來便再也沒有消息了。
支招:收押金本身就不合法,所以只要對方談錢就必須慎重考慮。應聘時要看應聘單位的規模,再看負責招聘人員的素質。如果應聘單位只有一張寫字臺,兩把老板椅,建議你還是最好離開。此時可稱自己沒帶多少錢,如果遇對方死纏,你可以說“等我同學來后再商量”,讓對方明白你不是孤身一人應聘。然后通過發短信等方式求助同學,以便在第一時間離開。
騙術二:黑中介最喜歡“拖”
一些黑中介,抓住大學生缺少社會經驗同時找工作掙錢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額中介費后,卻不履行承諾,不及時為大學生找到合適工作。他們往往不停地拖,讓學生耐心等待,直到不了了之。更有一些中介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騙取一定中介費后,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支招:大學生打工找單位,最好咨詢學校的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或者由學校負責聯系用工單位。如果必須自己尋找,也要找正式的企事業單位,或正規中介機構幫忙聯系。
騙術三:找借口解雇,克扣工資
一些學生被個人或流動服務的公司雇用,本來講好是按月領取工錢,但雇主往往在快要付工資時找個借口將學生打發掉,或者找種種理由故意克扣工資。
支招:出現克扣工資情況,可向勞動部門投訴,通過勞動仲裁,確定雙方的勞動關系以及具體的待遇問題。
騙術四:高回扣誘惑你搞傳銷案例
傳銷多以銷售人員的名義上崗工作,再讓應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騙他人,不少學生在高回扣的誘惑之下,甚至不惜欺騙自己的同學、老師和朋友。上當之后往往是騎虎難下,最終只得白搭上一筆錢。
支招:打工前,一定要了解好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如果發現具有傳銷嫌疑應拒絕接受,一旦確認是傳銷但又無法脫身,此時應機智行事,承諾能幫對方發展多少下線,以到公共場所接人等為借口,尋機報案或逃脫。
騙術五:娛樂場所高薪,另有企圖
一些騙子開出高薪以吸引求職者,工種有代客泊車、導游、侍者,大學生到這些場所打工,往往很容易誤入歧途。
支招:這種高薪招工最好不要去應聘,而且在娛樂場所里做服務員的學生,要拒絕接受陌生人遞過來的煙、酒、飲料等。
騙術六:聲稱找家教,專騙女學生
單獨約見女學生,這類陷阱多發生在招聘家教或文秘時,有的女學生在對方約見時,不加考慮就去會見,難免會遇到危險。
支招:加強保護意識,不要只從表面上判斷對方好壞,第一次上門做家教時邀同學一起去,保持警惕,發現險情及時報警。
對于大學生打工或找工作屢屢出現被騙的情況,檢察官教你當場驗證的方法:
1.查中介資格
委托中介機構介紹前,應先查看是否有工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和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介紹許可證原件,辦公地址是否與證件一致;同時,還可從公司招牌是否醒目、辦公設備是否齊全、辦公人員工作狀態等,來判斷中介是否可信。
2.不要輕易掏錢
不要輕易交錢給中介機構或用人單位,交錢前多咨詢情況,一問三不知、急著收錢的單位,多半是“黑中介”、“黑企業”。此外,還可從中介廣告來判斷崗位的可信度,越是“常年招聘”、“高薪急聘”崗位,越要小心,應聘時不要輕易交錢。
3.簽合同
應聘成功,應與兼職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權益。大學生假期兼職屬短工行為,合同中最重要的就是約定具體工作時間,確定工資數額、工資支付時間及方式。具體條款可參照勞動合同。
4.不要輕信路邊的招聘信息(廣告)
5.拒絕高薪誘惑
天上不會掉餡餅,也沒有免費的午餐,高薪雖然誘人,但要清楚自己的條件和特長,看自己是否能為用人單位創造良好的效益,是否能對得起“高薪”。若答案是否定的,則要在心里多打幾個問號:為什么他們會錄用我?多個心眼便少一個受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