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我國對高素質人才有了更高的需求。但是,當前的調查顯示,我國大學生就業依然面臨難題。通常情況下,我們都知道,大學生所學知識,有時候是為了應付考試,一旦考試過后,基礎知識就忘記了。分析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影響因素將對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指引新的方向。
高校不斷擴張,大學生數量劇增
為了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許多高校都在不斷擴張。特別是2013年,大學應屆畢業生將高達699萬,為歷史之最。未來幾年,高校將繼續擴張。隨后的大學畢業生數量依然不容樂觀,或許會有新的突破。
高校專業設置錯位,學生就業渠道不暢
許多大學是專業設置帶有很大的盲目性,一些學校根本不了解學生真正需要什么。一些大學仍然是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較差。但是用人單位需要的是實踐經驗豐富,能夠較強適應工作環境變化的人才。這種教學與用人單位需求嚴重背離。
另一方面,學生的就業渠道較窄,目前的無非就是學校推薦、熟人介紹、校園和社會招聘、網站求職和公務員考試等渠道。但是一些工作,像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考試對學生的要求條件較高,通常只適用于特定人群。而一些招聘會和網站求職找到的工作往往不能從根本上滿足學生的需求。
大學生期望過高,缺乏求職技巧
每個人在畢業的時候都渴望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很多大學生都希望在薪酬待遇和工作環境方面能有所滿足。大學生期望值普遍存在過高的現象,很多學生由于工資低難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放棄原有的工作。另一方面,一些學生在學校里由于參加活動少,很少與人溝通交流,也沒有鍛煉自己,面試時候過分緊張,這樣也會導致用人單位對大學生失去信心,不利于自我實力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