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稱,一項調查表明,愿意在內地就業的香港大學生人數略有增加盡管由于與其他外來就業人員的競爭趨于激烈,真正在內地就業的人數仍然較少。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3月30日報道,香港人才交流中心在最近兩個月內通過電話采訪了500名大學生。結果表明,65%的人有在內地進行全職或實習工作的經歷,并且愿意今后在內地尋求更多機會。這比2011年一項類似的調查結果高出5個百分點。
報道稱,這一結果與內地提供空缺職位的招聘會引發的熱情是一致的。3月30日浙江省在香港組織的一場招聘會收到了450份實習申請高于2012年的290份。
調查表明,有中國內地工作經歷的人在面對未來的就業機會上往往思想更加開放。不安全的工作環境、工作模式的差異以及與家人的分離是人們不想到內地就業的主要原因。20歲的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梅拉妮·陳(音)參加了3月30日的招聘會。她說:“在(畢業后的)頭三年內到對面工作可以開拓我自己。熟悉內地的情況是就業的一個優勢。”
報道稱,盡管學生的意愿增強,但政府統計數據表明,在過去一年曾在內地工作的香港居民人數由2004年的24.4萬人降至2010年的17.51萬人。
香港人才交流中心總干事孫澎說,香港大學每年只有約20名畢業生到內地工作。“內地企業如今擁有不同地區廣泛的人才選擇,對員工的期望值提高。當香港畢業生的素質沒有任何提高時,被雇主選中的人就少了。”
企業家們對他說,香港雇員善于指出別人提議中存在的缺陷,但是提不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相比之下,來自臺灣的雇員既善于批評也善于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