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
“急聘大學生寒假兼職,免押金,80元/天”,隨著寒假的來臨,各種“免經驗、包吃包住、輕輕松松賺錢”的兼職廣告在各大高校漫天飛。兼職雖好,陷阱不少。近日,廣東藥學院的二十多名學生,在去兼職的路上險些被“賣豬仔”。
臨近寒假,廣東藥學院中山校區學生小華(化名)和同學計劃找份兼職。“從網上找到信息,我們沒有懷疑真偽,一大群人報了名。”兼職信息注明,工作地點位于中山黃圃,由對方免費提供包車接送。1月17日,小華和二十多名同學帶著簡單的生活用品,一起啟程。
上了大巴,小華發現事有蹊蹺。車開往的方向并不是廣告中所說的地址,而是向珠海開去。有學生提出停車,但對方不同意。約40分鐘后,車開到珠海一個工業區,學生下車后紛紛提出要離開。“對方就跟我們說一大堆理由,想讓我們留在那邊,比如說這邊的廠怎么好,中山那邊的廠怎么不好。他們還說,如果我們堅持要走的話,來的車費要我們給。”小華介紹。
經過一番思量,小華叫了一輛包車,決定回中山。“我是班長,以前組織過大家坐包車,所以有包車的電話。我們堅持要走,對方沒有為難我們。”
本想找兼職,沒想到從珠海“落荒而逃”,小華和同學都覺得很郁悶。
原因:
以招聘短期工為主的寒假兼職市場上,許多招聘兼職的機構都不愿意與應聘者簽訂勞動合同。而學生涉世未深,多與雇主進行“口頭協議”后便匆匆上崗。一旦發生糾紛,由于無憑無證,學生只能自認倒霉。
兼職招聘“陷阱”多,如何防范:
在大多數高校的新生學前教育中,學校、輔導員都會不斷提醒學生,提防虛假招聘,但很多涉世不深的大一新生,依然會掉入“陷阱”。家境貧困生活壓力大、經歷單純容易輕信、對招聘陷阱了解不夠,這些都是大學生遭遇兼職騙局的主要原因。
1.若是通過中介公司求職,盡量不要一個人去,多邀請幾個人做伴,萬一出現問題也氣壯。校方、教師、同學介紹的兼職信息源相對可靠,網絡、小廣告和大街上偶遇的信息源具有很大的危險性。若是上網,就要上所在學校、所在城市影響比較大的網站,直接和尋找兼職的人聯系。
2.若是女生,首先要考慮安全問題。建議女大學生不要找離學校太遠的地方,同時考慮兼職的環境。比如做家教,如果學生住的地方很偏僻,或者附近經常有無業游民出現,建議不做。
3.高校通過舉辦講座、宣傳展板、印發小冊子等,讓大學生掌握相關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和警惕心理,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