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小徐在刷微博時,無意間發現微博廣場上一條招聘“專業刷客”的信息,于是聯系上對方,并按照對方的安排完成了規定的“買卡充值”任務。可沒有想到的是,她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內竟被騙走了2000多元。
刷微博找兼職
大學生陷入“騙局”
小徐在重慶某大學讀書,放寒假的她剛回到瀘州,想利用假期找一個
兼職。13日這天,她在刷微博時,無意間看到一條招聘“專業刷客”的信息,因招聘信息上說“無需繳納任何費用”,她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聯系了對方。
“想到不用交任何費用,自己并未多加懷疑。”按照對方留下來的QQ,她聯系了網名叫做“應聘客服劉欣”的網友,雙方交流起來。后來對方讓小徐填寫一張“項目申請表”,然后等待任務安排。
她按照要求填寫了“項目申請表”,并在10分鐘之后接到了第一個任務:購買游戲充值,并打進他們指定的賬號就算成功。“應聘客服劉欣”也承諾等任務完成后,他們將會將買游戲卡的本金和傭金一起打進小徐的賬號。
中午12點半左右,小徐開始了“購卡工作”。第一次花費300多元購買游戲充值卡并打進對方指定的賬號,后又收到對方傳來的QQ消息說,還需要完成幾次才能將本金和傭金一起打過來。就這樣,小徐先后4次購買游戲充值卡,金額合計2025元。
按照雙方的約定,“應聘客服劉欣”應該返還小徐2025元的本金及200元的傭金,但事后“應聘客服劉欣”答復說,所有的錢已經打進小徐的賬號,但是賬號被凍結了,需要小徐重新購買同樣金額的游戲充值卡……
因為身上的錢已經花光,小徐就沒有答應對方的要求。之后,“應聘客服劉欣”再也沒有回應。意識到自己被騙后,昨日,小徐前往大山坪派出所報了案。民警提醒
找工作莫受高回報誘惑
昨日,記者通過同樣的方式聯系上“應聘客服劉欣”。剛加上QQ,對方立馬回復“親,要兼職嗎?”得到肯定回答后,對方發來一個網址鏈接,說是先了解一下工作的流程。
記者打開網頁,網頁開始有一段紅字“鄭重聲明:凡是收取任何押金,向你索要賬號密碼的類似項目,都是騙人的!雖然我們對業務員的要求比較高,但加入本項目我們絕不收取任何押金,更不會向你索要任何密碼。”此外,網頁上海詳細說明了應聘的條件、應聘職位、項目報酬、工資結算、項目流程和應聘保障等。
當問到如何保證及時得到報酬時,對方回復“我們不能相信那就沒有什么可以相信的,你要知道我們的店都是用實名身份證去認證的。你要是不相信可以不做”。當再次聯系對方,要求提供聯系電話時,對方推脫沒有電話,只用QQ聯系。隨后便沒了回應。
“市民在網上找工作或買東西,一定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識,保障自身的利益。”大山坪派出所的吳警官說,他們收到很多網上詐騙的報案,只是每次報案受騙的方式不一樣。
吳警官提醒市民,網絡的便捷性和互動性給一些欺騙行為提供了平臺,市民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在找工作或者買東西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萬不可輕易向對方轉款、匯款;也不要受網上高額回報等承諾的誘惑,要保護好自身的財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