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研究生學歷的都市白領,竟然轉行做起了保姆,采訪中記者還發(fā)現,在保姆、出窠娘、育嬰師培訓班中,年輕人的身影漸漸取代了“下崗再就業(yè)大媽”,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已經屢見不鮮。
記者還了解到,有的地區(qū)五星級“金牌月嫂”的月薪已經達到8800元,而這只是一個縮影。事實上,家政市場這幾年發(fā)展迅猛,家政行業(yè)待遇日漸豐厚,在就業(yè)壓力、職業(yè)競爭壓力日趨激烈的時下,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開始把目光投向家政服務這個新興的朝陽產業(yè)。
碩士女白領試水學做育嬰師
李麗(應當事人要求,化名)是寧波大學女子學院(市婦聯與寧波大學合辦)家政培訓班的第一個碩士生學員。
去年春季,女子學院招生時,看到李麗報名表中填的學歷水平,報名老師一口氣問了她三個問題:真的研究生畢業(yè)?怎么跑來學這個?你不是鬧著玩的吧?
李麗在四川讀的研究生,學的專業(yè)是經濟學。在進入家政培訓班之前,她在我市一家外企做文員,每天進出天一廣場附近的寫字樓,衣著光鮮,朝九晚五,一名標準的都市白領。她的工作負責與客戶通聯,月薪4000元不到。
“那段時間,幾乎每過半月,我都能在報紙上看到,保姆的薪水又漲了的消息,再想想自己的,覺得工作沒動力、待遇不給力,于是想進入這個行業(yè)試試。”
李麗說,她進入這個行業(yè),可不想干一般的家庭保姆,她的目標清晰明確:育嬰師。通俗點就是寧波人所說的月嫂(月子保姆)。
記者了解到,在寧波家政市場,按月嫂的星級分,從五星級往下,月薪分別是:8800元、6800元、5800元、4800元……
李麗從育嬰師培訓班出來后,找的第一份工作不是月子保姆,而是涉外保姆——為一位在甬的以色列籍專家做家庭服務,到現在快干了半年。
“他家有一個3歲孩子,每天除了洗衣、做飯、拖地板外,還要教女主人和孩子說一些中文,再帶他們去寧波的各個地方游玩、購物。”李麗說,她覺得干這點活,一點也不累。
而對于這份收入,她也挺滿意的,“感覺不像是保姆,像他家一個朋友。我現在每周休一天,月薪6000元。”但李麗說,她不會干太久,做涉外保姆,只是她的試水之旅。
上了好幾年大學,好不容易研究生畢業(yè)。放棄所學專業(yè)做保姆、帶小孩,是不是有點浪費了?
許多人都可能對李麗的選擇產生這樣的疑問,但李麗不這樣認為,“涉外家政、育嬰師是一個新興職業(yè),我只是在嘗試進入這個行業(yè),以后所學的經濟學知識肯定用得上。”李麗說,她轉行從事家政,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沖著“創(chuàng)業(yè)”,她想以后開辦個育嬰機構,自己當老板。
英語八級的保姆很有“錢途”
女子學院培訓老師對張潔(應當事人要求,化名)的印象非常深刻,原因是“她的英語非常好”。
張潔老家在安徽,外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有一張專業(yè)英語八級證書,此前在一家企業(yè)做財務工作。
前年,張潔生孩子的時候,發(fā)現現在的保姆真的很有“錢途”。
“我坐月子的時候,從老家請了一個月子保姆,工資是3000多元,要是在寧波請,肯定會超過4000元。”張潔說,“我以前剛到單位上班,工資只有2200元,干了兩年也才漲到3000元左右,她們的工資比我高多了。”
去年,孩子稍微大一點,張潔本打算回原單位,后來發(fā)現她的崗位早已被人頂了,而她也不太愿意在原單位找個新的崗位再重新適應,于是就想到了做月嫂。
因為在外語上有優(yōu)勢,張潔進入家政行業(yè)才一年,就已經如魚得水,她的目標是做涉外家庭的月子保姆。最近,張潔剛做完一筆業(yè)務——在美國護理孩子:東家在美國生產,張潔受雇后前往美國,服務了2個月,月收入高達1.5萬元,簽證、飛機票、吃住也全是東家負責。
她的服務價目表也高得令人咂舌:起價8800元/月,去境外服務需另外加錢,比如去美國要加5000元/月,去香港要加2000元/月。
張潔說:“做月子保姆很辛苦,我基本上是干一個月,休息一個月。”她工作的一個月,自己的孩子讓婆婆帶,她休息的一個月孩子自己帶。
“當初家里人很反對,說會讓人看不起,還說干這一行會顧不上家庭,其實我現在每年有近一半的時間在家,顧家的時候反而比以前多。”張潔說,即使做一個月休息一個月,現在的收入也遠遠高于過去,“當初我要轉行做保姆時,家里都吵翻了天,就是不同意,現在他們都挺支持我的。”
行業(yè)現狀>>>
高薪家政業(yè)漸漸吸引高學歷人才
寧大女子學院教育培訓部主任尤海婭說:“時下保姆、月嫂、鐘點工等傳統(tǒng)家政服務項目,已不能滿足一些中高端家庭的要求,比如這些家庭不僅要求家政服務人員會打掃房間、做飯,有的還要求家政服務人員能做西餐、熨衣服,有護理孩子的經驗,甚至要求能教孩子中文、英文。”
“最近幾年,我們學院的家政類培訓中,本科學歷的年輕人身影越來越多。”尤海婭說,“前幾年,來這里培訓的都是‘大媽級’的人,要么是下崗再就業(yè),要么是農村進城的。現在學員的面孔越來越年輕了,每個班上幾乎都有2~3個本科學歷以上的學員。”
不過,雖然有不少高學歷人才的加入,但從整體上來看,現有的家政服務人員的素質,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對此,女子學院副院長徐燕萍表示,他們計劃推出一些家政高端培訓班,招聘一批幼教、護理、心理學等學科的畢業(yè)生,進行崗前培訓,專門服務于寧波外籍家庭和高收入家庭。
另外,寧大女子學院還計劃逐步推出家宴制作、營養(yǎng)配餐、私家教師、早教、催乳、家庭婚姻導師、高級管家等特色服務項目的培訓課程。
當然,雖然已有不少大學生加入了家政服務行業(yè),但女子學院的老師告訴記者,現在招聘大學生來干家政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大學生從事這一職業(yè)時,還需克服心理障礙;其次,剛從學校畢業(yè)出來的大學生就從事這樣的工作,她們往往不太容易堅持下去。
專家點評>>>
折射出就業(yè)觀念的改變
名校生當保姆、碩士生賣豬肉屢屢見諸報端,這些在傳統(tǒng)觀念中“低人一等”的行業(yè)里,大學生的身影日漸增多,大學生從事與所學專業(yè)無關的行業(yè)引起各界關注。有人認為,這是大學生在尋找“就業(yè)避難所”,在就業(yè)難的形勢下“病急亂投醫(yī)”。
但是,面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越來越多大學生找工作的時候不再只“盯”著高薪的職業(yè),而是放下身段、穩(wěn)穩(wěn)當當找工作。大學生做育嬰師、從事家政業(yè),一方面可以看出現在的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細分,另一方面也可以折射出當代大學生就業(yè)觀念的轉變。
行業(yè)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大學生不再把自己當做天之驕子,這是一種觀念的轉變。他們勇敢地走出了“學會生存”的第一步,我們應該為他們鼓掌。
而對于家政業(yè)來說,有了這些高學歷的新鮮人才加盟,也有利于整個行業(yè)向專業(yè)化、技能化、精細化發(fā)展。